规格:5mg
国药准字H20193004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本品用于治疗下述疾病的过敏相关的症状:过敏性鼻炎(包括季节性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1)给药途径:口服。 2)给药剂量和方法 成人、6岁及以上儿童:每日口服1片(5mg),空腹或餐中或餐后均可服用。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用法用量根据下表调整: 中度肾功能损害 肌酐清除率(....
详见说明书。
1.由于目前本品无法减半使用,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 2.建议饮酒后应谨慎使用。 3.有尿潴留诱发因素(例如:脊髓损伤、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谨慎用药,因为左西替利嗪可能增加尿潴留风险。 4.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左西替利嗪可能....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禁忌
本品适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本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以及难治性淋巴瘤、卵巢癌等。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本品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1.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 2.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1.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 2.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鼻部或非鼻部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眼痒及眼部烧灼感等。亦适用于减轻慢性荨麻疹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和鼻痒以及眼部瘙痒和烧灼感。也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
地址:王莲县城沿河路68号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356号
地址:昆明市人民西路343号梁家河地铁站旁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北宫东街268号
电话:023-61778120
地址:九龙坡区中梁山半山二村6号
地址:
皮肤物理检查包括划痕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滤过紫外线检查(Wood灯) 等。可以用于排查或者确定是否有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原测试检测项目包括有点刺试验、斑贴试验以及IgE检测。用于排查皮肤有无接触性过敏性疾病,如过敏原因不明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在血液检查项目中称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胞体形态呈圆形,胞质排列整齐、粗大,为橘黄色或橙红色颗粒。有两叶细胞核,胞核呈深紫色。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多见于过敏性疾病与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对于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过敏原筛检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斑贴试验、点刺试验等,能检测人体对某些物质是否存在过敏。过敏原筛检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筛检过敏原,若筛检报告是以加号或阳性来标识的,通常提示结果异常,表明患者对某一抗原过敏。
不孕不育由女性的不孕症及男性的不育症合称而来,若夫妻在未采取避孕措施至少12个月但仍为怀孕,则建议双方同时就诊以明确导致不孕不育的具体原因。 不孕不育检查分为男方及女方检查,排查男/女方的不孕(不育)因素,有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精液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内容。其他辅助检查中的备查项目较多,女性有: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性交后试验;男性则为睾丸活检;夫妻双方可同查的项目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查、遗传筛查。上述备查项目中,可根据常规性项目的结果或夫妻双方的病史,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 若经治疗后仍未能怀孕的夫妻,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