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5mg
国药准字H20000292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本品适用于各期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对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反应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II-IV)的辅助治疗。
1.高血压:
未用利尿剂者开始治疗时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1片),每天一次,若疗效不佳,可加至每日20mg(2片)。必须根据血压的反应来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通常应该每隔1至2周调整一次。
对某些患者,在给药间隔末期,降压作用可能减弱,此类病人,每日总的剂量应均分成两次服用,或加用利尿剂。本品治疗高血压的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40mg(4片),一次或均分为两次服用。
若单独服用本品血压下降幅度不满意,可加用另一种降压药,如: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或β-阻滞剂(先从小剂量开始)。如果先前一直在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则在洛汀新?治疗开始之前应该暂停2至3天的利尿剂的治疗,如果需要,可以在这之后继续。如果无法停止利尿剂的治疗,则洛汀新?最初的使用量应予以降低(5mg而不是10mg),这样可以避免血压过低(见【注意事项】)。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服常用剂量即可。而<30ml/min患者,最初每日剂量为5mg(5mg,1片),必要时,剂量可加至10mg(1片)/日。若仍需进一步降低血压,可加用利尿剂或另一种降压药。
2.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品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辅助治疗。推荐的初始剂量为2.5毫克(5mg,半片),一天一次。由于会出现首剂后血压急剧下降的危险,当病人第一次服用本品时需严密监视(见注意事项)。只要病人未出现症状性的低血压及其它不可接受的副反应,如果心衰的症状未能有效缓解可在2-4周后将剂量调整为5mg(5mg,1片)一天一次。根据病人的改为改为临床反应,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将剂量调整为10mg(1片)一天一次甚至20mg(2片)一天一次。本品一天一次即有效。对有些病人若将一天的剂量分为二次服用,反应可能更好。对照临床研究表明严重心衰病人(NYHA分级IV)较轻﹑中度心衰病人(NYHA分级II-III)需更小的剂量。
当心衰病人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日剂量最高可增加至10mg(1片),但较低的初始剂量[如2.5mg(5mg,半片)]可能更理想。
3.进行性慢性肾功能不全(CRI):
对于同时患有/不患有高血压的进行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建议的长期使用剂量为每天一次10mg(1片)。如果还需要其它的治疗来进一步降低血压,可以和其它的抗高血压药物合并使用。
1.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以下列出的是与贝那普利以及其它ACE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与成年人相似。没有关于儿童长期给药和其对生长﹑青春期发育和一般发育的影响的资料。
2.贝那普利上市后报告的不良反应如下:小肠血管性水肿,过敏....
1.过敏样反应和相关反应
因为ACE抑制剂可以影响到类二十烷酸和多肽(包括了内生的缓激肽)的代谢反应,所以服用了ACE抑制剂(其中包括了洛汀新)的病人可能会感到一些不良的反应,其中的部分可能相当严重。
(1)血管性水肿
使用ACE抑制....
盐酸贝那普利片的禁忌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用于快速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扭伤、牙痛、痛经、偏头痛。
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如:缓解肌肉、软组织的扭伤、拉伤、挫伤、劳损、腰背部损伤引起的疼痛以及关节疼痛等。也可用于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由皮肤癣菌如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毛发真菌感染。本品仅用于治疗大面积、严重的皮肤癣菌感染(体癣、股癣、足癣、头癣)和念珠菌(如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严重性和范围考虑口服给药的必要性。皮肤癣菌(丝状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癣。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路2999号
电话:0731-3540020
地址:湖南浏阳社港镇新光社区
电话:0532-83863543(总机) 883863363(院办公室)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芝泉路5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漕路218号
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61号
地址:青岛市南京路201号
人体的浆膜腔有胸腔、腹腔、心包腔,腔内有少量的液体减少脏器间的互相摩擦。浆膜腔发生病变时可形成浆膜腔积液,分为渗出液及漏出液。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分类及细胞计数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前者可用于筛查、鉴别积液性质;后者可提示肿瘤的来源,如原发性、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血醛固酮具体指的是血浆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盐皮质激素,具有调节钠、钾代谢和细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大部分血浆醛固酮以游离形式存在,少部分未经代谢的从尿液排出。临床上可通过血浆醛固酮排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等相关疾病。
血沉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常用指标,不过血沉容易受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表面电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血沉方程K值是通过计算公式消除血细胞比容对血沉的影响,把血沉转换成一个不依赖于红细胞比容的指标,能更客观的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血沉方程超出正常参考值时,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常提示有病理性改变。
抗利尿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一种环状肽激素,能够增强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起到抗利尿作用,能维持血浆正常胶体渗透压。临床上检测抗利尿激素水平常用于辅助诊断尿崩症、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等相关疾病。
抗利尿激素也叫做血管升压素,是一种多肽激素,通常是由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是人体尿液浓缩以及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能提高人体远曲小管以及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直接影响尿量。如果想要检测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一般可留取或采集的检测标本是尿液以及血液,即可分为尿抗利尿激素、血抗利尿激素。其中通过留取尿液来检测抗利尿激素,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尿崩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醛固酮降解后的主要产物为四氢醛固酮,均从尿中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类似于皮质醇的尽夜分泌节律,即清晨高、夜晚低,同时还受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液电介质的调节。临床上尿醛固酮常用于排查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