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50mg(按C27H29NO11.HCl计)
国药准字H44024360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
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肺癌。
配制药液时,每小瓶内容物用5ml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加入溶解液后,可轻摇小瓶半分钟以使内容物溶解,但不要倒转小瓶。成人和儿童:[静脉用药]:这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配制后的溶液通过通畅的输液管进行静脉输注,约2-3分钟。这样可减少血栓形成和由药物外溢导致的蜂窝组织炎和水泡的危险,常用的溶液为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剂量通常根据体表面积计算。通常当阿霉素单一用药时,每三周一次,以60-75mg/m2给药,当与其他有重复毒性的抗肿瘤制剂合用时,多柔比星的剂量须减少至每三周一次,以30-40mg/m2给药。如剂量根据体重计算,则每三周一次,以1.2-2.4mg/kg单剂量给药。已经证实每三周一次单剂量给药可大大减少痛苦的毒性反应、粘膜炎。但仍有人认为连续三天分量给药(每天0.4-0.8mg/kg或20-25mg/m2)会产生更大的治疗效果,尽管药物毒性反应会高一些。多柔比星每周一次给药方案与每三周一次给药方案的疗效相同。尽管在6-12mg/m2的剂量时已可观察到有效缓解,但每周给药的推荐剂量为20mg/m2。每周给药可减少心脏毒性。先前曾用过其他细胞毒性药物的患者给药时可能须减少剂量,儿童和老年人亦须减量。如肝肾功能受损,多柔比星的剂量应按下表减量:血清胆红素水平1.2-3.0mg/100ml;BSP潴留9-15%;推荐剂量;正常剂量的50%;血清胆红素水平> 0.3mg/100ml;BSP潴留> 15%;推荐剂量;正常剂量的25%。[动脉内用药]:动脉内注射通常用来加强局部活性,而使总剂量降低,从而减少全身毒性。必须着重指出,此种给药方法潜在的损害很大,除非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否则被灌注的组织会产生广泛的坏死。动脉内注射只可由技术熟练掌握的人员使用。[膀胱内灌注]:膀胱内灌注多柔比星正越来越多地用于移形细胞癌、乳头状膀胱肿瘤和原位癌的治疗。它不可用于已穿透膀胱壁的侵袭性肿瘤的治疗,经尿道切除肿瘤术后间歇性膀胱内灌注多柔比星经证实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的可能。目前使用的方案有多种,很难一一阐明,下述的指示也许会有帮助。多柔比星在膀胱内的浓度应为50mg/50ml。为了避免尿液被不适当的稀释,应告知患者灌注前12小时不要服用任何液体。尿量应限制在每小时约50ml左右。当药物在一个位置停留了15分钟后,患者应转体90度,通常接触药物1小时已足够,且应告知患者在结束时排尿。
1.骨髓抑制和口腔溃疡。存在骨髓抑制和口腔溃疡时不可重复使用本品,后者可能存在口腔烧灼感的先兆症状,出现症状时应不再使用。多柔比星使用后10天左右可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故不管是血液疾病或非血液疾病患者都应常规监测血象。 2.心脏毒性。心脏毒....
1.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肝功能及心电图。 2.作时的注意事项:瓶内药物处于负压状态下,从而在溶液配制时减少气雾形成,当针头插入后应特别小心。在配制药液时必须避免吸入任何气雾。由于该药的毒性特征,推荐以下的保护方法:操作人员必须受过药物配制....
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肺癌、肉瘤、乳腺癌、睾丸肿瘤、食管癌等。
本品用于预防氧氮磷环类化疗药物(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曲磷胺)引起的的泌尿道毒性,尤其是既往接受小骨盆放疗、既往使用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或曲磷胺治疗导致膀胱炎或存在泌尿道疾病时的高危患者。
本品用于原发性肝癌、胃癌、膀胱癌、直肠癌、头颈部上皮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胃癌、膀胱癌、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上皮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1、对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此类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2、对已经接受他莫昔芬辅助治疗5年的、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此类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 3、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或受体状况不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应为自然绝经或人工诱导绝经。
电话:0378-3931324
地址:开封市禹王台区五福路125号
电话:0310-5011437;0310-5110120急救电话
地址:邯郸市峰峰矿区通安街5号
地址:江苏省吴中西路609
电话:0412-6457020
地址:鞍山市立山区莘华路339号
电话:05356602001
地址:烟台市解放路91号
电话:0731-85668000(门诊总服务台),0731-85668156\85585216(医院总值班),0731-84313697(北院)
地址:本院:长沙市韶山南路161号;北院:长沙市湘春路长春巷2号
唾液酸是9-碳单糖的衍生物,它是细胞膜表面受体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参与细胞的识别。测定唾液酸所采用的标本一般是血清,通过检测血清中唾液酸的浓度,可辅助诊断各种癌肿。临床上常把唾液酸当做广谱肿瘤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唾液酸的浓度稳定,而当发生癌肿时,血清中的唾液酸浓度会显著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另外,存在某些炎症、发热等现象时,唾液酸也会升高。
降钙素(CT)属于激素类肿瘤标志物,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能用于检测和诊断甲状腺髓样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主要分布于肺部、乳腺、膀胱、大肠等部位,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可以分为TNF-α和TNF-β,其中临床上检测的肿瘤坏死因子多指TNFα,属于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排查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炎症性疾病。此外,TNF还与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检验方法主要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或放射免疫分析(RIA)。
门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或GOT)是检查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谷草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于心肌、肝、骨骼肌以及肾组织内。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谷草转氨酶可出现异常升高。
丙酮酸激酶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也叫做磷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磷转称酶,能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及ADP变为ATP以及丙酮酸。丙酮酸激酶有M型以及L型两种同工酶,其中M型又有M1及M2亚型。一般来说,L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肾及红细胞内;M1型同工酶多数分布在人体的心肌、骨骼肌、脑等组织;而M2型同工酶通常分布于脑、肝脏等组织。通过测定丙酮酸激酶,能鉴别诊断心肌梗死、肌原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