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100μg(以左甲状腺素钠计)
H20140051
治疗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切除术后服用,以预防甲状腺肿复发;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时联合应用本药;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术后;用于甲状腺抑制实验。
个体日剂量应根据实验室以及临床检查来确定。对老年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重度或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应特别注意使用甲状腺素治疗的开始阶段应选择较低的初始剂量,并缓慢增加服用剂量,经常定期监测血甲状腺素水平。经验表明,对于体重较轻的病人以及有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低剂量给药就有效。
儿童若心脏健康,治疗开始即应用全剂量,但在成人应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佳剂量。
左甲状腺素钠片应于早餐前半小时,空腹,将1日剂量一次性用水送服。
通常情况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及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的病人,会终生服药;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其给药时间应与抗甲状腺药物给药时间一致。
用于甲状腺抑制实验,在重复扫描前14天使用。
左甲状腺素钠片的每日剂量: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者) - 成人 75-200ug,每日1次 ;青少年50-150ug,每日1次。
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肿复发 - 成人 75-200ug,每日1次。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 - 初始剂量25-50ug,每日1次,间隔2-4周增加25-50ug,维持剂量125-250ug,每日1次。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 - 初始剂量12.5-50ug/ m2体表面积,每日1次,维持剂量100-150 ug/m2体表面积,每日1次。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辅助治疗 - 50-100ug,每日1次。
甲状腺全切术后 - 150-300ug,每日1次。
甲状腺抑制试验 - 200ug,每日1次。
在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时,如果按规定及按时服药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个别病例由于对剂量不耐受或者服用过量,特别是由于治疗开始时剂量增加过快,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包括手抖,心悸、心律不齐、多汗、腹泻、体重下降、失眠和烦躁。如果有任何不....
对合并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或者快速的心律不齐的患者必须注意避免过量应用左甲状腺素引起的甚至轻微的轻度甲亢症。
继发于垂体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必须确定是否同时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果存在时,必须首先给糖皮质激素治疗。
服用左甲....
喝了左甲状腺素钠片脸上长痘痘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变异型心绞痛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近年来尚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此时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电话:010-67002802
地址:北京丰台区方庄成寿寺路33号
地址:
电话:0662-3369899
地址:广东省阳江市二环路6号
电话:0759-2658120
地址:湛江市霞山友谊路8号
地址:安徽省来安县健康路25号
地址:广东省阳江市石湾北路119号
颈部检查包括有颈部外形与分区、颈部姿势与运动、颈部皮肤与包块、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可用于检查有无颈椎疾病、甲状腺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肺部病变等。
脉搏(P)是体查项目中生命体征之一,脉搏检查包含的检查内容有脉率、脉律、动脉壁状态与紧张度、脉搏强弱、脉波等。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灵敏的指标,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其浓度含量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要指标之一。
血清磷常指血清磷检查,属于一种血液生化检查。磷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绝大多数的磷会以磷酸钙的形式贮存在骨骼中,是构成骨骼以及牙齿的重要物质,少部分磷也会存在人体体液中。进行血清磷检查,主要是静脉采血后通过血样本来测定血清中无机磷的浓度,若血清磷异常,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常提示存在高磷血症或低磷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