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药品库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规格:5mg/10mg(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计)

H20170232

氨氯地平阿托伐....的说明书 更多»
【药品名称】: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批准文号】:
H20170232
【 成 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
【 性 状 】:
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
氨氯地平阿托....的作用功效 更多»

适用于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可用于下列情况: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初始治疗。该类患者的治疗剂量调整。如可以先给予患者含有2种成分常规起始治疗剂量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然后....

氨氯地平阿托....的用药指导 更多»

在使用本品治疗高血压或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时,必须考虑到治疗剂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对于每一种成分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而相应调整。氨氯地平(高血压或心绞痛):成人:通常治疗高血压的起始剂量为5mg,每日1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1次。身材小,虚弱、老年、或伴肝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1次;此剂量也可为本品联合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剂量。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个体反应进行。一般来说应在7-14天后,以便医生能够针对患者对每个剂量的反应做出评估。如临床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地进行剂量调整。治疗慢性稳定性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推荐剂量是5-10mg,每日1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大多数人的有效剂量为10mg,每日1次。剂量与副反应见不良反应章节。治疗冠心病的推荐剂量为5-10mg,每日1次。临床研究中,大多数的患者需要10mg,每日1次的剂量。儿童:年龄6-17岁的儿童患者,治疗高血压的推荐口服剂量为2.5-5mg,每日1次。在儿童患者中尚未有5mg以上剂量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标准的低胆固醇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也应维持该膳食控制。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及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IIa和IIb型):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是10或20mg,每日1次。需要大幅度(大于4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患者起始剂量可以是40mg,每日1次。本品的剂量范围是10-80mg,每日1次。每日用量可以在1天内的任何时间服用,并不受进食影响。本品的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如治疗目标和疗效(见美国国家血脂教育计划指南,即NCEP指南)进行个体化给药。开始给药和/或调整剂量后,应在2-4周内测定血脂水平且据此调整剂量。由于治疗的目标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CEP建议使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启动治疗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只有当无法获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时,才应当用总胆固醇进行治疗监测。儿童患者(10-17岁)的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阿托伐他汀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10mg;推荐最大剂量为每日20mg(在该人群中尚未研究20mg以上的剂量)。根据推荐的治疗目标,剂量应个体化,剂量调整时间间隔应为4周或更长。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为每日10-80mg。在这些患者,阿托伐他汀应作为其它降脂治疗措施(如LDL血浆透析法)的辅助治疗,或者在其它降脂措施不可获得时应用。注意目前尚没有2.5/80mg的本品片剂。对于需服用2.5/80mg联合剂量的患者,需要对血脂异常进行单独评价,并按需加用单一成分的药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为增加疗效,阿托伐他汀可与胆酸螯合剂联用。一般应避免与贝特类药物联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肾脏疾病既不影响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也不影响其降低LDL-C的效果。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剂量调整。本品的使用与它的2种组成成分的单独使用作用相当,可以相互替换。可给予患者相同于本品剂量的药物,或者为增加抗心绞痛、降血压或降脂作用,也可在使用本品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或阿托伐他汀或两者同时加量。本品可用于已经使用阿托伐他汀或氨氯地平其中一种药物而需要增加另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对一种适应症为起始治疗,对另一适应症为维持治疗,因此应根据正在使用成分的维持量和所加用的单药成分的推荐起始量,选择本品的剂量。可用于高血压或心绞痛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的初始治疗。推荐的起始剂量应该根据每一种单药治疗的推荐剂量进行适当组合。本品中氨氯地平成分的最大剂量可达10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成分的最大剂量可达80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和氨氯地平的用法与用量详细信息参照以上部分。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需要与环孢霉素合用时,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不能超过10mg。

氨氯地平阿托....的副作用 更多»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的安全性在一项入选了1092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得到评估。本品在治疗中有良好的耐受性。对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在本品的临床研究中,未见与该复方制剂相关的特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

氨氯地平阿托....的注意事项 更多»

因本品的扩血管作用是逐渐产生的,服用后发生急性低血压的情况罕有报道。然而当与其它外周血管扩张剂合用时应予以注意,尤其是用于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患者时。在开始治疗前,应采取适当的饮食控制、运动和锻炼,肥胖病人需降低体重,并解决其它伴随疾病以控制高....

专家视频 更多»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功效与作用

李红梅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吃半片吗

乔志强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阿托伐他汀钙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郑东诞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吃半片吗

郑东诞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科普语音 更多»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作用和功效?

00:00 00:00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什么时间服用?

00:00 00:00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

吴彦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可以用于治疗心绞痛、胆固醇升高、高血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载脂蛋白B升高等异常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等。 上述药物属于复方制剂,其组成成分有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阿托伐他汀钙。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用法用量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副作用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禁忌 阿托伐他汀钙片吃几粒
科普文章 更多»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专区 更多»
同厂家药品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

合作专家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龙海市中医院

电话:0596-6522884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公园西路73号

和静县人民医院

电话:0996-5028511

地址: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和静镇

金桥地段医院

电话:021-50316262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佳林路1028号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

电话:0531-82382210,82382209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23号

山西博爱医院

电话:

地址: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拜城县人民医院

电话:0997-8622565

地址: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胜利路86号

相关手术 更多»
相关检查 更多»
药品
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比值

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比值(APOAI/APOB )该项目可作为判断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之一,该比值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APOAI/APOB比值小于1时,对于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药品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是指注入显像剂后,可发现心肌有无缺血、损伤、坏死等功能降低,可用于判断心肌病变的程度、部位、范围,能检验心肌细胞是否还存在活性。

药品
心肌酶五项

心肌酶五项包括有门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主要用于检查、监测心肌细胞、骨骼肌、肝脏等损伤或病变情况。

药品
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包含有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比值。可以用于识别早期冠心病的发生概率,也可用于评估以及用于评估降脂药物的疗效和监测。

药品
血沉

血沉的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红细胞的沉降速度,临床上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血沉操作简便,许多病理性因素会使血沉明显增快,进行该项检查,有助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与发展。必要时需与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才能确诊疾病。

药品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是一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指的是血液流动时,包括血浆以及所有血细胞在内的血液的整体黏度。全血黏度能反映血液的流动性,可作为人体生理以及病理变化的敏感指标。一般来说,全血黏度可分为高切变以及低切变两种黏度,全血黏度越大,血液流动性越小。进行该项检查,可为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