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0.5g
国药准字H46020734
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口服。
1.6~12岁儿童,一次0.5片。
2.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
3.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4.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孕妇及哺....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副作用很大吗
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1)异烟肼与其它抗结核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治疗,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2)异烟肼单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 ①新近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 ②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强阳性同时胸部X射线检查符合非进行性结核病,痰菌阴性,过去未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者; ③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或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某些血液病或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霍奇金氏病)、糖尿病、尿毒症、矽肺或胃切除术等患者,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呈阳性反应者; ④35岁以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的患者; ⑤已知或疑为HIV感染者,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呈阳性反应者,或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者。
1、成人: (1)本品适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下列真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球孢子菌病、侵袭性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食道念珠菌病,念珠菌尿及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口腔卫生或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萎缩型口腔念珠菌病(义齿性口炎)、在缺乏合适的局部治疗方案时治疗急性或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在缺乏合适的局部治疗方案时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在有全身性治疗指征时治疗皮肤真菌病包括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和皮肤念珠菌感染、在缺乏其他合适的药物时,治疗指甲癣(甲真菌病)。 (2)本品适用于预防成年患者的下列真菌感染:复发风险高的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复发、复发风险高的HIV感染患者的口咽或食道念珠菌病复发、降低阴道念珠菌病的复发发生率(一年4次或更多次发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例如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念珠菌感染。 2、0-17岁足月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和青少年: (1)本品适用于治疗粘膜念珠菌病(口咽、食道)、侵袭性念珠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 (2)本品适用于预防免疫受损患者的念珠菌感染。 (3)本品可用作维持治疗,预防复发风险高的儿童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复发。 3、使用说明: (1)本品可在获知培养结果和其他实验室研究结果之前开始治疗;但是一旦有了结果,应对抗感染治疗作出相应调整。 (2)应参考官方指南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3)头癣:现已进行了氟康唑用于儿童头癣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氟康唑不优于灰黄霉素且总体成功率低于20%。因此本品不得用于头癣。 (4)隐球菌病:有关氟康唑用于其他部位隐球菌病(例如肺部和皮肤隐球菌病)治疗疗效的证据较少,因此不推荐使用,也不提供用法用量的建议。 (5)地方性深部真菌病:氟康唑用于治疗其他类型地方性真菌病(例如副球孢子菌病、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疗效证据较少,因此不推荐使用,也不提供用法用量建议。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可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4.用于无症状的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位的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牙痛。
电话:0535-8842870
地址:山东省龙口市海港路1921号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沙河街健康路2号
电话:0566-6024158(办公室),0566-6024168(人事科),0566-6022324(咨询)
地址:仁里镇蓬莱路8号
电话:0798-6215011
地址:江西省乐平市翥山东路69号
电话:0795-3562889
地址:宜春市袁州区宜春北路448号
地址:北票市府路东段6号
寄生虫是粪便显微镜检查的常规项目之一,医生怀疑患者有寄生虫感染时可从此项检查中获得诊断性证据。若患者确为寄生虫感染,可在粪便标本中发现虫卵或原虫。对不同种类的寄生虫感染进行检测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涉及涂片染色、抗体检查等技术。
尿上皮细胞属于尿常规中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其中一项,尿液的上皮细胞可来源于尿道、膀胱、输尿管或肾盂、肾小管等处,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病变处定位。此项检查结果还可结合尿白细胞的指标进行诊断。
尿液酸碱度(pH)可受药物、食物及疾病的影响,正常的尿液酸碱度为弱酸性,当酸碱度出现异常时,需要区分是生理性因素导致亦或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
尿胆原是体内直接胆红素代谢后的一种产物,通常可随粪便排出,少量经肠黏膜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经尿液排出,尿胆原指标可反映人体肝脏代谢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常与尿胆红素、尿胆素一起常作为尿常规检查的项目,俗称“胆三项”。
淋巴细胞(lymphocyte,L)在血液检查项目中称为,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以及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根据淋巴细胞直径大小将其分为,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根据颜色、胞质数量可见其区分,大淋巴细胞胞质呈蔚蓝色,胞质数量较多,小淋巴细胞胞质呈深蓝色,但胞质数量罕见。其中有部分淋巴细胞内可见紫红色颗粒,属于淋巴细胞肿大NK细胞。在儿童在生长发育期,淋巴细胞可升高属于生理性现象。
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也可包含有一定量的果糖、蔗糖、半乳糖等成分。健康人群的尿液中可有微量的葡萄糖,在定性检查中大多为阴性,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后,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都伴随着血糖的异常,且需要注意出现假性糖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