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甲硫氨酸100mg与维生素B1 10mg
国药准字H20052708
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胺类药物中毒、肝内胆汁淤积、巴比妥类中毒、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炎、肝硬化
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至20mg/ml(以甲硫氨酸计)。肌肉注射:每次40mg~100mg(以甲硫氨酸计),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100mg~200mg(以甲硫氨酸计),每日1次,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500ml....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包括: 1.各型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2.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3.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4.各种恶性肿瘤前期及化疗,放疗结合并用; 5.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 6.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7.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 8.老年性早衰、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 9.多发性疖肿及面部皮肤痤疮等,银屑病、扁平苔藓、鳞状细胞癌及上皮角化症等; 10.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
本品用于: 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 2、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 3、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 4、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
本品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包括急性广泛性肺栓塞、胸痛6-12小时内的冠状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症状短于3-6小时的急性期脑血管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和其他外周动脉栓塞症状严重的骼-股静脉血栓形成者。也用于人工心瓣手术后预防血栓形成,保持血管插管和胸腔及心包腔引流管的通畅等。溶栓的疗效均需后继的肝素抗凝加以维持。
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本品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血栓性静脉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水肿等。
本品用于静脉曲张引起的慢性下肢溃疡(臁疮,俗称“老烂腿”)等。
电话:0532-5663629 5664329 0532-5623921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9号
地址:杭州绍兴支路25号
地址:青岛市四方区抚顺路9号
电话:0797-8463835(院办),0797-8463932(挂号室)
地址:赣州章贡区水东镇沿坳2号
地址:常州市兰陵北路300号
电话:0372-3382011   3382120
地址:安阳市文明大道698号(梅东路交叉口)
胸、腹部的B超检查比较适合边界较清的器官,可查探的器官包括了肝、胆、脾、胰等器官,还可协助胸腔、腹腔疾病的临床诊断。妇科B超、产科B超及部分泌尿系B超检查也需要经腹部,也可归结为腹部B超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叫做谷丙转氨酶,能参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它主要存在于人体内的各种细胞中,尤其是在肝细胞中活性最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便会大量释放入血中,使血液中该酶活性明显增高。因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作为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能用于诊断监测肝脏疾病的变化和治疗反应。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叫做谷草转氨酶,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中,主要是心肌细胞,其次是肝细胞、骨骼肌细胞等。临床上常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发生肝脏损伤的情况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会出现升高。另外,当发生心肌损伤或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时,也可导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
胆碱酯酶(ChE)可分为假性胆碱酯酶(PChE)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其分布在肺、肝、红细胞、脑组织等部位。如胆碱酯酶下降,则提示有肝脏组织受到损害,其数值降低也可作为诊断以及监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指标之一。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主要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脏、脾脏、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
透明质酸(HA)是一种糖蛋白,多由间质细胞所合成的,它是人体基质的主要成分,多数在人体肝内代谢。一般检测透明质酸时会采取血清标本,血清透明质酸属于肝纤四项检查中的一种项目。由于透明质酸对肝纤维量以及肝细胞较敏感,如果血清中透明质酸异常,可提示肝细胞已经受损。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对肝病的鉴别、疗效评估以及预后观察有较大的意义,临床上常将血清透明质酸作为反映肝病变程度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