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达卡巴嗪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注射用达卡巴嗪

注射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规格

0.1g(按C6H10N6O计)

200μg/瓶
生产企业

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

福建省山河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2026231

国药准字S19980022
说明
适应症

本品主治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和霍奇金病等。亦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用于各种肿瘤引起的胸水、腹水的控制,也可用于肺癌、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恶性淋巴瘤、晚期胃癌和食道癌等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注射用达卡巴嗪应临用前现配,2小时内用完:取2.5~6mg/kg或200~400mg/m2,用生理盐水10~15ml,溶解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30分钟以上滴完,一日一次,连用5~10日为1疗程,一般间歇3~6周重复给药。单次大剂量:650~1450mg/m2,每4~6周1次。

静脉注射:一次200mg/m2,一日一次,连用5日,每3~4周重复给药。

1.恶性胸腹水患者,可预先尽量抽空胸腹水后,胸腔内注射600-800μg/次(以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注入);腹腔内注射800 μg/次(以生理盐水50 ml稀释后注入),每周1~2次,共2~4次。

2.膀胱癌手术后,用该药膀胱保留灌注,每次800 μg(以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注入),保留2小时,每周1次,连续5~6次后,改为每月1次,第2年改为2月1次。

3.肺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晚期胃癌、食道癌患者,手术后可使用本品辅助放疗和化疗,方法为皮下注射,每次200~400 μg,每周1~2次,1个月为一疗程,停药2周后重复疗程。或遵医嘱。

副作用

1、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于给药后16—20日,白细胞最低见于给药后21—25日,血小板减少发生于给药后16日。

2、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一般发生于给药后1—12

小时,偶有粘膜炎。

3、偶有流感样综合征,发生于给药后7日,持续1—3周,也可有百部麻

木、脱发。

部分病人皮下注射该药有轻微的副反应,常见的为注射局部红肿(轻~中度),个别病人出现溃疡或轻度到中度发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尚不明确。

成分

达卡巴嗪。

本品主要成分为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的组分霉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和粘肽等。 其辅料为角鲨烯、甘露醇、聚山梨酯80。

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遇光或热易变红,在水中不稳定,放置后溶液变浅红色。

本品为白色疏松体,加入注射用水1分钟内,应成白色均匀的混悬液。

注意事项

1、因本品对光和热极不稳定,需临时配置,溶解后立即注射。并尽量避光。

2、对诊断的干扰:使用本品时可引起血清尿素氮、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暂时性升高。

3、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禁用本品,用药期间禁止活病毒疫苗接种。

4、肝肾功能损害、感染患者慎用本品。

5、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

1、使用时应溶解均匀,缓慢注射。2、胸腹水灌注遇剧痛时,可用适量利多卡因缓解。3、高热及有过敏反应病人慎用火灾一声严密观察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