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0.25mg |
0.4g*36粒 |
生产企业 |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步长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4020381 |
国药准字Z20133012 |
说明 | ||
适应症 |
1、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
平肝息风,泻火养阴,舒脉通络。用于高血压病Ⅰ、Ⅱ级肝阳上亢,阴血不足证,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烦躁、失眠、心悸、腰膝酸软、口咽干燥、舌红或有瘀斑、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细而数者。 |
用法用量 |
成年人常用量口服:常用0.125~0.5㎎,每日-次,7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达快速负荷量,可每6~8小时给药0.25㎎,总剂量0.75~1.25㎎/日;维持量,每日-次0.125~0.5㎎。小儿常用量口服:本品总量,早产儿0.02~0.03㎎/㎏;1月以下新生儿0.03~0.04㎎/㎏;1月~2岁,0.05~0.06㎎/㎏;2~5岁,0.03~0.04㎎/㎏;5~10岁,0.02~0.035/㎏;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年人常用量;本品总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维持量为总量的1/5~1/3,分2次, |
口服。高血压病Ⅰ级,一次3粒,一日3次;高血压病Ⅱ级,一次5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疗程4周。 |
副作用 |
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促心律失常作用、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色视“,如黄视、绿视、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寻麻疹(过敏反应)。4.在洋地黄的中毒表现中,促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约占促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成年人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年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
1.可引起腹胀,恶心,腹泻,头痛,头昏,颜面发热,颜面浮肿,皮疹等,如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需停药,必要时对症治疗。2.临床研究期间少数病例肝功能检查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3.临床研究期间少数病例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 |
禁忌 |
1.与钙注射剂合用;2.任何洋地黄类制剂中毒;3.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5.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
1.妊娠或哺乳妇女禁用。2.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忌用。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地高辛。 |
钩藤、夏枯草、猪胆膏、桑寄生、丹参、车前子、川芎、三七、防己、黄芪。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片。 |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及粉末;味苦。 |
注意事项 |
1.不宜与酸、碱类配伍。2.慎用:①低钾血症;②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高钙血症;④甲状腺功能低下;⑤缺血性心脏病;⑥心肌梗死;⑦心肌炎;⑧肾功能损害。3.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①血压、心率及心律;②心电图;③心功能监测;④电解质尤其钾、钙、镁;⑤肾功能;⑥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4.应用时注意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5.应用本品剂量应个体化。 |
临床研究期间少数病例出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下降,尚不能确定与本药物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