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每瓶装(1)150g(2)300g |
每粒装0.35g |
生产企业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5020912 |
国药准字Z45020293 |
说明 | ||
适应症 |
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用于因湿热下注引起的湿疹,皮肤瘙痒及妇女黄带。 |
1. 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 2. 本品主治: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属湿热下注证者。 3. 临床上用于治疗妇女生殖系统炎症,如盆腔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附件炎(输卵管炎,宫颈炎,阴道炎)。 4. 症状表现:下腹胀痛,腰骶酸楚,有下坠感,乳房胀痛,性交疼痛,附件压痛,增厚或肿块,宫颈肥大或糜烂,月经不调,白带多,有异味,常感困倦乏力或伴有低烧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0~150克,一日1~2次。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十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连服2-3个疗程,或遵医嘱。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糖尿病患者禁服。 |
孕妇禁用。 |
成分 |
龟甲、土茯苓、广金钱草、地黄、防风、川木通、金银花、槐花、茵陈、甘草 |
金樱根、鸡血藤、千斤拔、功劳木、两面针、穿心莲。 |
性状 |
本品为棕褐色的胶冻状膏;味甜、微苦。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为棕色至黑褐色的粉末和颗粒,味苦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2.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患有其它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风盛血燥证的湿疹不适用,其表现为皮肤损害处肥厚、粗糙、伴有脱屑及剧痒。6.服药期间,如局部皮疹需要使用外用药时,应向专科医师咨询。7.伴赤带,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者,应去医院就诊。8.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带下清稀者不宜选用。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4.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诊治。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