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

吲达帕胺缓释胶囊

规格

0.12g*30片

1.5mg
生产企业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0920017

国药准字H20051554
说明
适应症

原发性高血压。

本品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1.起始剂量0.18g(1.5片),清晨口服一次。对维拉帕米反应增强的病人(即老年人或体型瘦小者),0.12g(1片)一日一次口服,作为起始剂量可能是安全的。根据每周评定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在上一剂量后24小时才可增加剂量。2.如果一日一次口服维拉帕米缓释片0.18g(1.5片)未达到满意疗效,可以下列方式增加剂量:(1)每日清晨口服0.24g(2片);(2)每日清晨和傍晚各口服一次0.18g(1.5片);或每日清晨口服一次0.24g(2片),加傍晚口服一次0.12g(1片);(3)每12小时口服一次0.2

1.口服。每24小时服1粒,最好早晨服用。

2.胶囊用水整粒吞服且不要嚼碎。

3.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疗效,只能增加利尿作用。

副作用

1.以推荐的单剂量和每日总量为起始剂量并逐渐向上调整剂量用药,严重不良反应少见。2.发生率在1%~10%的不良反应:便秘(7.3%);眩晕、轻度头痛(3.5%);恶心(2.7%);低血压(2.5%);头痛(2.2%)。外周水肿(2.1%);充血性心力衰竭(1.8%);窦性心动过缓(1.4%),I度、II度或III度房室阻滞(1.2%);皮疹(1.2%);乏力;心悸;氨基转移酶升高,伴或不伴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的升高,这种升高有时是一过性的,甚至继续使用维拉帕米仍可消失。3.发生率

大部分临床和实验室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噻嗪和相关利尿剂包括吲达帕胺可能引起下述情况:

1.对血液及淋巴循环系统的影响罕见: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少见:头晕,疲劳,头痛,感觉异常。

3.对心脏的影响罕见:心率失常,低血压。

4.对胃肠道的影响少见:恶心,便秘,口干。罕见:胰腺炎。

5.对肝胆的影响肝功能衰竭的病人可能引发肝性脑病。(参考禁忌及注意事项)罕见:肝功能改变。

6.对皮肤及组织的影响过敏反应,主要是皮肤过敏,(一般出现斑丘疹,少数出现紫癜),易见于以往过敏及哮喘的病人。可能会使已有的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加重。关于实验室参数

7.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有低血钾症的发生:治疗4到6周后,有10%的病人出现血钾浓度小于3.4mmol/l,有4%的病人出现血钾浓度小于3.2mmol/l,经过12周治疗,病人平均血钾浓度降低0.2。mmol/l。

8.低血钾症伴随的钾丢失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尤其严重。(参考注意事项)。. 低钠血症和血容量不足将引起脱水和体位性低血压。伴随的氯离子丢失会导致继发性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该反应发生的几率很少并且程度轻微。

9.在治疗期间,血浆中尿酸及血糖增加:这些利尿药在用于患有痛风和糖尿病的病人时必须进行非常仔细的评估。

10.罕见:高血钙症

禁忌

1.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2.低血压(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心源性休克。3.病窦综合征(已安装心脏起搏器并行使功能者除外)。4.II或III度房室阻滞(已安装心脏起搏器并行使功能者除外)。5.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病人合并房室旁路通道。6.已知对盐酸维拉帕米过敏的病人。

1.磺胺药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肾功能衰竭者禁用。

3.肝性脑病或严重肝功能衰竭者禁用。

4.低血钾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维拉帕米。其化学名称:α-[3-[[2-(3,4-二甲氧苯基)乙基]甲氨基]丙基]-3,4-二甲氧基-α-异丙基苯乙腈盐酸盐。分子式:C27H38N2O4·HCl分子量:491.07

本品主要成份为吲达帕胺.

性状

本品为长条形淡绿色薄膜衣片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球形包衣小丸。

注意事项

1.必须调整剂量以达到个体化治疗。必须和食物同时服用。2.心力衰竭:维拉帕米的负性肌力作用可因其减轻后负荷(降低循环血管阻力)而代偿,净效应不损害心室功能。但是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肺楔压大于20mmHg或射血分数小于30%)、中-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已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任何程度的心室功能障碍的病人,避免使用维拉帕米。必须使用维拉帕米的轻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治疗之前需已有洋地黄类或利尿剂控制临床症状。3.预激综合征:维拉帕米会加速房室旁路前向传导。房室旁路通道合并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病人静脉用维拉帕米治疗

1.当肝功能受损时,噻嗪及相关类利尿剂可能引起肝性脑病。如果发生此病,应立即停止应用利尿剂。水和电解质平衡

2.血钠:治疗前必须测定血钠,此后应进行规律的监测。任何利尿剂治疗都可能导致低血钠,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血钠降低起初可以无症状,因此规律的监测血钠是十分必要的;在年老和肝硬化的病人,监测的次数应更频繁(见不良反应及药物过量)。

3.血钾:钾丢失引起的低血钾症是噻嗪及相关利尿剂的主要危险。在某些高危人群中,例如在老年人. 营养不良. 多种药物治疗者. 水肿. 腹水的肝硬化病人.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3.4mmol/l)。在这些情况下,低血钾可以增加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增加心率失常的危险。心电图中长QT间期的患者,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医源性的,用此药都有一定危险。低血钾症和心动过缓都是严重心率失常(尤其有致命危险的扭转性室速)的诱发因素。在所有上述病例中,必须更多地进行血钾监测。在治疗开始后的1周内,应进行首次血钾测定。测定出低血钾后,应进行相应的纠正。

4.血钙:噻嗪及相关利尿剂可能减少尿中钙的排泄,引起短暂轻微的血钙升高。明显的高钙血症可能由于先前未发现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致。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之前,应停止治疗。

5.血糖:在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监测十分重要,尤其当存在低血钾时。

6.尿酸:在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痛风发作的机率可能增加。

7.肾脏功能和利尿剂:只有当肾脏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成年人血肌酐低于25mg/L,即220μmol/L)时,噻嗪及其相关利尿剂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在老年人,必须依据年龄. 体重和性别对血肌酐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可依据Cockroft’s公式:Clcr=(140-年龄)×体重/0.814×血肌酐其中:年龄以“年”计算体重单位:千克血肌酐以微摩尔/升表示此公式适于老年男性,对女性患者,公式所得结果还应乘以0.85。在利尿剂治疗初期,由于引起水钠丢失而造成的低血容量使肾小球滤过减少,这可能导致血中的尿素和肌酐增加。这种短暂的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对肾功能正常者没有影响;但对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可使肾功能恶化。

8.运动员:运动员慎用。(此药含有的活性成分可能造成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反应,运动员对此应予以注意。)对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本品不会影响警觉,但某些病人可能会发生与血压降低相关的个体反应,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以及联合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时。因此,可以造成有关人员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的能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