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5mg |
1mg*24粒/盒 |
生产企业 |
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 |
山东淄博山川药业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002 |
国药准字H20051158 |
说明 | ||
适应症 |
本品用于高血压 |
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对于单独用药难以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与利尿剂、β受体阻滞、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合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症治疗。 |
用法用量 |
1.对于盐﹑水流失(如透析﹑呕吐/腹泻﹑利尿治疗),严重肾性高血压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时,治疗开始会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如可能,应用依那普利前应先纠正盐和/或液体流失。必要时减少或停止使用利尿剂。这些患者开始时在早晨用最低剂量的依那普利2.5mg。 2.在初次用药﹑增加剂量和/或使用利尿剂时,为避免发生不可预见的低血压反应,应观察至少8小时。 3.对于患有恶性高血压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必须在医院进行。除非有医嘱,否则按下法服药: (1)高血压:通常的初始剂量为晨服5mg(1片依那普利),如果血压不能达到正常,可将剂量增加至10mg(2片依那普利)。在服药3周后才可增加剂量,维持剂量一般为10mg/日,最大剂量为40mg/日。 (2)中度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30~60ml/min)和老年患者(超过65岁)的剂量:初始剂量为晨服2.5mg(半片依那普利),维持剂量一般为5~10mg/日(1~2片依那普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mg/日(4片依那普利). (3)严重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和透析)患者的剂量:初始剂量为晨服2.5mg(半片依那普利)。透析患者在透析后服药。维持剂量一般为5mg/日(1片依那普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0mg/日(2片依那普利)。服药时间与用餐无关,一般每天早晨一次服用全天剂量。如果需要也可以分为早﹑晚两次服。由主治医师决定用药的疗程。 |
初始剂量为1mg,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和首剂晕厥的发生率,体位性低血压多发生在药后2-6小时之间,故在首次给药和每次增加剂量后的这段时间应注意测定血压。如停药数天,应按初始治疗方案重新开始用药。高血压:初始剂量为1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立位血压反应(基于服药后2-6小时和24小时的测定值),用药剂量可增加至2mg,每日1次,以后可根据需要增至4mg,每日1次,然后6mg,每日1次,以获得理想的降压效果。剂量超过4mg增加过度体位性作用包括晕厥、体位性头晕/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性。建议以1-2周的时间 |
副作用 |
1.可有头昏、头痛、嗜睡、口干、疲劳、上腹不适、恶心、胸闷、咳嗽、蛋白尿、皮疹、面红等。 2.必要时减量。如出现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
在有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很少伴有晕厥),非特异性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低血压、外周性水肿、呼吸困难、头痛、不适、体位性头晕、眩晕、虚弱、嗜睡、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炎)、口干、背痛、胸痛、心悸、心动过速、肌痛、支气管炎、咳嗽、瘙痒、尿失禁、膀胱炎及鼻炎。曾有易激怒和震颤(罕见病例)的报道。偶有与包括多沙唑嗪在内的α1受体阻滞剂相关的阴茎异常勃起和阳痿报道。也有药物过敏反应、皮疹、血小板减少症、紫癜、鼻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尿、胆汁淤积、黄疸、肝功能检查异常、视力模糊的偶发报道。此外,在上市后还有下列不良事件报道,但这些事件一般与未服用多沙唑嗪时出现的症状难以区分,包括心动过速、心悸、胸痛、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心率失常。 |
禁忌 |
1.对本品过敏者或双侧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忌用。 2.儿童、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慎用。 |
已知对喹唑啉类(如哌唑嗪和特拉唑嗪)或本品的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近期发生心肌梗塞者禁用。已接受多沙唑嗪治疗者如发生心肌梗塞,应针对个体情况决定其梗塞后的治疗。有胃肠道梗阻、食道梗阻或任何程度胃肠道腔径缩窄病史者禁用本品。 |
成分 |
本品成份马来酸依那普利。 |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多沙唑嗪。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
注意事项 |
1.个别病人,尤其是在应用利尿剂或血容量减少者,可能会引起血压过度下降,故首次剂量宜从2.5mg开始。 2.定期作白细胞计数和肾功能及血钾测定。 |
心绞痛患者在接受多沙唑嗪治疗之前先采用可有效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治疗。心绞痛患者从β受体阻滞剂转换为多沙唑嗪时,应充分注意β受体阻滞剂的撤药反应,直到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才开始服用多沙唑嗪。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在服用多沙唑嗪之前应先接受针对心衰治疗。接受过心衰治疗的患者,考虑到病情恶化的可能,在多沙唑嗪治疗早期应加强随访。昏厥与“首过效应”:多沙唑嗪与其他α阻滞剂一样,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特别在直立位时),可出现昏厥和其它直立症状(如头昏)。首次服药、加量或停药数日后再次用药常会出现明显的直立效应。为减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