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规格

100μg/瓶(1000000IU)

10ml:10mg
生产企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吉林万通药业集团梅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10024

国药准字H22025243
说明
适应症

1. 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2. 治疗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 预防白细胞减少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 4. 使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加快。

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减轻放、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

用法用量

1. 肿瘤放、化疗后:放、化疗停止24~48小时后方可使用本品,用1ml注射用水溶解本品(切勿剧烈振荡),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处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皮肤应隆起约1cm2,以便药物缓慢吸收),3~10μg/kg/日,持续5~7天,根据白细胞回升速度和水平,确定维持量。本品停药后至少间隔48小时方可进行下一疗程的放、化疗。 2. 骨髓移植:5~10μg/kg,静脉滴注4~6小时每日1次,持续应用至连续3天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000/ml。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3μg/kg/日,皮下注射,需2~4天才观察到白细胞增高的最初效应,以后调节剂量使白细胞计数维持在所期望水平,通常10000/μl。

口服。成人一日3次,一次10毫升(1支),4~6周为一疗程。

副作用

本品的安全性与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到中度,严重的反应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寒战、恶心、呼吸困难、腹泻,一般的常规对症处理便可使之缓解;其次有皮疹、胸痛、骨痛和腹泻等。据国外报道,低血压和低氧综合征在首次给药时可能出现,但以后给药则无此现象。不良反应发生多于静脉推注和快速滴注以及剂量大于32μg/kg/日有关。

少数患者有一过性发热,偶见皮疹。

禁忌

1. 对rhGM-CSF或该制剂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 2.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

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甘露聚糖肽的灭菌水溶液,含甘露聚糖肽以甘露糖计不得少于标示量的8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澄明液体,不应含有肉眼可见 的不溶物。

本品为几乎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或轻微浑浊的液体。

注意事项

1. 本品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病人对rhGM-CSF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为此应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定期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据的变化。血象恢复正常后立即停药或采用维持剂量。 2. 本品属蛋白质类药物,用前应检查是否发生浑浊,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3. 本品不应与抗肿瘤放、化疗药同时使用,如要进行下一疗程的抗肿瘤放、化疗,应停药至少48小时后,方可继续治疗。 4. 孕妇、高血压患者及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5. 使用前仔细检查,如发现瓶子有破损,溶解不完全者均不得使用,溶解后的药剂应一次用完。

1、本品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肿瘤、白细胞减少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药品,第一次使用本品前应咨询医师。2、治疗期间应定期到医院检查。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