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拉米夫定片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

规格

0.1g

10万IU
生产企业

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83456

国药准字S19991008
说明
适应症

适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

1.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控制,也可以用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培养。

2.用于手术前后及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症的治疗。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

4.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

5.对某些病毒性、杆菌性疾病,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色念球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0.1g,一日1次。

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具体用法、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一般采用下述几种方法(或遵医嘱)。

1、全身给药: (1)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60-100万IU/m2(1-2支)加2ml注射用水溶解,皮下注射3次/周,6周为一疗程。 (2)静脉注射:40~80万IU/m2(1-2支)加生理盐水500ml,滴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每周3次,6周为一疗程。 (3)介入动脉灌注50~100万IU/次(1-2支),2~4周一次,2~4次为一疗程。

2、区域与局部用药: (1)胸腔注入:用于癌性胸腔积液,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100~200万IU/m2次(1-2支),尽量抽去腔内积液后注入,1~2次/周,2~4周(或积液消失)为一疗程。 (2)肿瘤病灶局部给药:根据瘤体大小决定用药剂量,每次用量不少于10万IU,隔日一次,4~6次为一疗程。

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

各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寒战,而且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类感冒症状。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出现上述反应可对症治疗。

禁忌

对拉米夫定或制剂中其他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1.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

2.高热、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异常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拉米夫定。化学名:(2R-顺式)-4-氨基-1-(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5-基)-1H-嘧啶-2-酮。 分子式:C8H11N3O3S 分子量:229.26。

本品主要成份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Ala)。

性状

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本品为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溶解后呈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不溶物。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病毒学指标进行定期检查。   

2.少数患者停止使用该品后,肝炎病情可能加重。因此如果停用该品,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若肝炎恶化,应考虑重新使用该品治疗。   

3.患者肾功能不全会影响拉米夫定的排泄,对于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的患者,不建议使用该品。肝脏损害不影响拉米夫定的药物代谢过程。   

4.该品治疗期间不能防止病人将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源性传播方式感染他人,故仍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5.目前尚无资料显示孕妇服用该品后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故仍应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乙型肝炎免疫接种。

1.本品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2.药瓶有裂缝、破损者不能使用。本品加生理盐水溶解后为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沉淀等现象,不宜使用。药瓶开启后,就一次使用完,不得多次使用。

3.使用本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

4.药物过量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