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达比加群酯胶囊

规格

3ml:300单位(笔芯)

110mg
生产企业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153001

国药准字J20171035
说明
适应症

用于治疗糖尿病。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用法用量

本品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持续作用时间更短。由于快速起效,所以一般须紧邻餐前注射。

如有必要,可于餐后立即给药。

本品剂量因人而异,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一般应与至少每日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

胰岛素需要量通常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5-1.0U。在和进餐相关的治疗中,50%-70%的胰岛素需要量由本品提供,其他部分由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提供。

本品可在腹部、大腿、上臂三角肌或臀部做皮下注射。为防止脂肪萎缩,应在注射区域内轮换注射点。

腹部皮下注射后,10-20分钟内起效。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3-5小时。

所有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持续时间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注射部位、血流速度、体温和体力活动的强度。所有胰岛素从腹部皮下给药均比从其他注射部位给药吸收更快。但是,无论从任何部位进行注射,本品均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快。

如有必要,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给患者静脉注射本品。

本品可用于胰岛素泵做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应在腹壁进行,并轮换注射点。

在使用胰岛素泵输注本品时,不能与其他胰岛素混合使用。

接受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患者应得到详细的相关指导,包括如何使用胰岛素泵以及使用合适的储液器和管路。输注装置(管路和针头)必须根据输注装置说明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更换。

接受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患者必须随身配备可替换的胰岛素,以防因胰岛素泵系统损坏而影响用药。

使用和操作指南

本品用于皮下注射或用于胰岛素泵做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本品也可在医生的严重监察下进行静脉注射。

胰岛素泵给药:管路内表面应由经鉴定符合胰岛素泵要求聚乙烯或聚烯烃制成。尽管一直保持稳定,仍会有不定剂量的胰岛素吸附于储液器上。

静脉给药:用100U/ml的门冬胰岛素与0.9%氯化钠,5%或10%葡萄糖及40mmol/l氯化钾的聚丙烯输注包来配制浓度为0.05U/ml至1.0U/ml的输注用液体,在室温下可稳定保持24小时。在进行胰岛素输注时应同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

本品应与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系统配合使用。

如患者同时接受本品和另一种胰岛素笔芯治疗,应分别使用两个诺和诺德公司胰岛素注射系统,每个注射系统分别用于注射不同种类的胰岛素。

本品仅供一人专用。

使用本品前

? 检查本品标签并确定其中装有正确类型的胰岛素。

? 使用前请检查本品,包括橡皮活塞。如果笔芯已被损坏,或者橡皮活塞和白色条码带之间有间隙,则不可使用。请仔细阅读胰岛素注射系统说明书以获得更多指导。

? 使用医用棉签给橡皮膜消毒。

不能使用本品的情况

? 如果本品或装有本品的器械发生坠落、损坏或遭到挤压,有可能使其毁坏并出现药液外漏。

? 如果本品储藏不当或被冷冻。

? 如果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不呈无色澄明液体。

应在注射区域轮换注射点,避开肿块。最佳注射部位为腰的前部(腹部);臀部;大腿前侧或上臂部。腹壁皮下给药起效较快。

如何使用本药

有关本品的注射技巧请遵医嘱。

有关胰岛素泵输注系统

本品不能与其他胰岛素混合进行胰岛素泵输注。

请遵医嘱。

在接受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之前,患者应得到详细的相关指导,包括:如何使用胰岛素泵,患其他疾病时和血糖过高或过低时的应对措施,以及胰岛素泵损坏时的应对措施。

·在插入针头之前,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和将要注射的部位,以避免输注部位的感染。

·在灌注一个新的储液器时,确保不要在储液器或管路中留下大气泡。

·输注装置(管路和针头)必须根据输注装置说明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更换。

为了患者能够在胰岛素泵输注治疗中受益,并对胰岛素泵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监测,建议在进行胰岛素泵输注时定期检测患者血糖水平。

胰岛素泵损环时的应对措施:

接受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的患者必须随身配备可供皮下注射的胰岛素,以防胰岛素泵系统损坏而影响用药。

口服,应用水整粒吞服,餐时或餐后服用均可。请勿打开胶囊。成人的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300mg,即每次1粒150mg的胶囊,每日两次,应维持终生治疗。

特殊人群:

(1)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下面列出了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如,年龄≥75岁,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CrCL)30~50 ml/min],或接受强效P-糖蛋白(P-gp)抑制剂联合治疗(参见【药代动力学】中的特殊人群),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或之前曾发生胃肠道出血(参见【注意事项】)等。对于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风险因素的患者,医生可考虑将患者的每日剂量减少为220mg,即每次1粒110mg的胶囊,每日两次。

(2)肾功能不全患者

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通过计算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并以此排除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即CrCL<30 ml/min)中用药;尚无数据支持在重度肾功能受损患者(CrCL < 30 mL/min)中用药;不推荐在这些人群中给予本品治疗(参见【禁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中度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为30~50 ml/min),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功能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当存在肾功能可能出现下降或恶化的临床状况时(如血容量不足、脱水,以及有一些特定的合并用药),应当对肾功能进行评估。达比加群可经透析清除;临床试验中的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的经验有限。

(3)老年患者

80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治疗剂量为每日220mg,即每次1粒110mg的胶囊,每日两次。

在老年人中开展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年龄相关的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中,药物暴露会增加。由于肾功能损伤在老年患者(>75岁)中很常见,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通过计算肌酐清除率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并以此排除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即CrCL<30 ml/min)。参见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法用量。

(4)与其他药物的转换治疗

从本品转换为肠道外抗凝治疗

从本品转换为肠道外抗凝治疗应在本品末次给药12小时之后进行。

从肠道外抗凝治疗转换为本品治疗

应在下一次治疗时间前2小时内服用本品,如果患者正在接受维持治疗(如静脉给予普通肝素),则应在停药时服用本品。

从维生素K拮抗剂转换为本品治疗

应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当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2.0时,可立即给予本品治疗。

从本品转换为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

应当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决定何时开始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

·当CrCL≥50ml/min时,在达比加群酯停药前3天开始给予VKA治疗;

·当30ml/min≤CrCL<50ml/min时,在达比加群酯停药前2天给予VKA治疗。

(5)其他

心脏复律:心脏复律过程中,可维持本品治疗。

遗漏服药:若距下次用药时间大于6小时,仍能服用本品漏服的剂量。如果距下次用药不足6小时,则应忽略漏服的剂量。不可为弥补漏服剂量而使用双倍剂量的药物。

副作用

患者使用本品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和剂量相关的和由于胰岛素药理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用其他胰岛素制剂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低血糖反应是最常见的。如果胰岛素使用剂量高于需要量,会发生低血糖反应。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经验表明,低血糖发生的频率随患者的人群和使用方法(注射次数/剂量)的不同变化,因此无法得出低血糖发生频率的数据。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可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和暂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在临床试验期间,本品与人胰岛素相比,低血糖反应的总体发生率近似。

总结临床试验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经过总体判断认为和本品有关的不良反应如下所列。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定义如下: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大于1/1,000;小于1/100)罕见报道的不良反应(大于1/10,000;小于1/1,000),个别不良反应病例定义为非常罕见报道的不良反应(小于1/10,000-包括个别不良反应病例)

免疫系统失调

过敏反应-非常罕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荨麻疹,红疹,出疹-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全身性的皮疹、瘙痒、出汗、胃肠道不适、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心悸和血压下降。

全身性过敏反应有可能危及生命。

神经系统异常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罕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快速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可能发生急性痛性神经病变,这种症状通常是可逆的。

视觉异常

屈光不正-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屈光不正。这种现象通常为一过性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长期进行血糖水平控制可降低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风险。但是因强化胰岛素治疗而突然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可能发生暂时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

脂肪萎缩-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可能会发生脂肪萎缩。这一情况通常是因为在相同位点多次注射,未在注射区域内适当轮换注射点所致。

局部过敏反应-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时,可能会发生注射点局部的过敏反应(如红、肿和瘙痒)。上述反应通常为暂时性的,在继续治疗的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全身不适和注射部位异常

水肿-少见报道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的初期有可能出现水肿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为一过性的。

在考察达比加群酯在房颤患者中和SEE的效果的关键研究中,共计12,042例患者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6,059例患者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治疗,5,983例患者接受每次110mg、每日两次的治疗。共有22%接受卒中或SEE预防的房颤患者(长期治疗时间最长达3年)出现不良反应。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大约16.5%接受卒中和SEE预防治疗的房颤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虽然临床试验中发生频率很低,但大出血或严重出血仍有可能发生,任何位置出血有可能导致残疾、危及生命或致命性结果。

禁忌

低血糖症。

对门冬胰岛素或本品中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

·已知对活性成分或本品任一辅料过敏者。

·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30ml/min)患者(参见【用法用量】)。

·临床上显著的活动性出血。

·有大出血显著风险的疾病或状况,如当前或近期消化道溃疡,高出血风险的恶性赘生物,近期脑或脊髓损伤,近期脑、脊髓或眼部手术,近期颅内出血,已知或可疑的食道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血管动脉瘤或主要脊柱内或脑内血管异常。

·联合应用任何其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达肝素等),肝素衍生物(磺达肝葵钠等),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除非在由该种治疗换至本品或反之(参见【用法用量】),以及UFH用于维持中心静脉或动脉置管通畅的必要剂量(参见【药物相互作用】)的这些情况下。

·有预期会影响存活时间的肝功能不全或肝病。

·联合使用环孢菌素、全身性酮康唑、伊曲康唑、他克莫司和决奈达隆(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机械人工瓣膜(参见【注意事项】)。

成分

化学名称:门冬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产生的)。1单位(1U)相当于6nmol,0.035mg不含盐的无水门冬胰岛素。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56H381N65O79S6

分子量:5826

本品以间甲酚和苯酚作为抑菌剂,每100ml本品中加入间甲酚0.172g和苯酚0.15g。

其他成份:甘油、苯酚、间甲酚、氯化锌、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盐酸和/或氢氧化钠(pH值调节剂)、注射用水。

达比加群酯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色颗粒。

注意事项

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可能引起高血糖症,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通常在大约几个小时或几天内,高血糖症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红、口干尿频、口渴、食欲不振和呼吸出现丙酮气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高血糖症若不予以治疗,最终可导致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控制有显著改善的患者(如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低血糖症的先兆症状会有所改变,应提醒患者注意。

如果发生低血糖症状,因胰岛素类似物起效迅速的药效学特征,注射本品后发生低血糖症状的时间会比可溶性人胰岛素早。

本品的注射时间应与进餐时间紧密相连,即紧邻餐前。本品起效迅速,所以必须同时考虑患者的合并症及合并用药是否会延迟食物的吸收。

伴发其他疾病时(特别是感染),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

肾功能或肝功能不全时,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减少。

患者换用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先兆症状与原来使用的胰岛素制剂相比可能不同或比较不明显。患者换用不同类型或品牌的胰岛素制剂的过程,必须在严密的医疗监控下进行。以下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剂量改变:药物浓度、品牌、类型、种类(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和/或生产手艺。患者换用本品时如果需要调整剂量或用药次数,则应在首次给药时,或者在开始治疗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调整。

如果不进餐或进行无计划、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导致低血糖。

本品中含有间甲酚,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运动员慎用。

对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的影响

低血糖症可能会损伤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这些能力受损,会造成危险(如在驾驶汽车和操作机械的过程中)。

应特别提醒患者注意避免在驾驶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尤其是低血糖先兆症状不明显或缺乏及以往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在上述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患者能否安全操作。

肝功能不全

房颤相关性卒中和SEE预防的临床试验中排除了肝酶增高≥2ULN(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对这一患者亚组无治疗经验,所以不推荐该人群使用本品。

出血风险

与其他所有抗凝药物一样,出血风险增高时,应谨慎使用达比加群酯。在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的过程中,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出血。如果出现难以解释的血红蛋白和/或红细胞压积的下降,应注意寻找出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