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30mg |
毎粒装0.3g |
生产企业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03010 |
国药准字Z20025241 |
说明 | ||
适应症 |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 |
益气活血,舒心通脉。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冠心病,心绞痛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上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 |
1.缺血性脑血管病:口服。一日30~120mg,分3次服用,连服一个月。2.偏头痛:口服。一次40mg,一日3次,12周为一疗程,有效率达88%,约有一半病例可基本全愈或显效,对血管性、紧张性和丛集性以及混合型头痛等均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3.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口服。一次40~60mg,一日3~4次,3~4周为一疗程,如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停药,以后可继续服用。4.突发性耳聋:口服。一日40~60mg,分三次服用,5天为一疗程,一般用药3~4疗程。5.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有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开始一次40mg,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为240mg。 |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
副作用 |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隙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时约有11.2%的病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 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2 肝炎。3 皮肤刺痛。4 胃肠道出血。 |
尚不明确 |
禁忌 |
严重肝功能损害(如肝坏死)。 |
孕妇禁用 |
成分 |
尼莫地平。其化学名称为:1-甲基乙基-2-甲氧乙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酯。 分子式:C21H26N2O7 分子量:418.45。 |
西洋参,桃仁,麦冬,地龙,丹参,黄芪,西红花,当归,乳香,全蝎 |
性状 |
本品为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淡黄色。 |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未;气微香,味苦、辛 |
注意事项 |
1.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须慎用尼膜同尼莫地平片。2.尼莫地平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者应当慎用。3.本品可引起血压的降低。在高血压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减少或暂时停用降血压药物,或减少本品的用药剂量。4.可产生假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减少用药剂量和保持观察。5.避免与β-阻断剂或其他钙拮抗剂合用。 |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