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缬沙坦胶囊

规格

5mg*12片*1板

80mg*14粒/板*1板/盒
生产企业

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恩泽嘉事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73037

国药准字H20010485
说明
适应症

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的治疗。

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本品需按照医生处方使用。通常每日一次,每次5mg。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从2.5mg开始治疗。如果效果均不明显,剂量可增至每日一次,每次10mg。

推荐剂量:本品80mg,每天一次。剂量与种族、年龄、性别无关。可以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见吸收)。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如早晨)。用药2周内达确切降压效果,4周后达最大疗效。降压效果不满意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肾功能不全(严重肾衰见禁忌症)及非胆管源性、无淤胆的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缬沙坦可以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副作用

1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有轻度乏力、胸闷、头晕、心动过缓、嗜睡、心悸、头痛和下肢浮肿等,继续服药后均自动减轻或消失。2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胃肠紊乱(腹泻、便秘、恶心、腹疼)及皮肤反应(如红斑、瘙痒)。3偶见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缓慢或房室传导失常。4有时产生麻刺感或四肢冰凉,在极少情况下,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痛性痉挛及泪少。5对间歇性跛行或雷诺现象的病人,服药初期,病情可能加重,原有心肌功能不全者亦可能病情加剧。6偶尔会出现气道阻力增加。7对伴有糖尿病的年老患者,其糖耐量可能降低,并掩盖低血糖表现(如心跳加快)。

在一项2316名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的安慰剂与代文对照试验中,代文组的总不良事件(AE)发生率同安慰剂组的相似。在一项使用320mg缬沙坦治疗的64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的为期6个月的开放扩展试验中,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与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观察到的相似。下表显示了10个安慰剂对照试验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服用缬沙坦10-320mg/日,最多为直至12周。2316名患者中1281人、660人分别服用80mg、160mg。,所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无关,因此,将各种剂量下发生的不良反应合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种族无关。所有发生率(1%的不良反应均列于下表中(无论是否与所研究的药物有关)。本品也包括了上市后在高血压患者中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0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感染常见: 病毒感染不常见: 上呼吸道感染、咽炎、鼻窦炎非常罕见: 鼻炎,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常见: 中性粒细胞减少非常罕见: 血小板减少,免疫系统疾病非常罕见: 超敏反应,包括血清病,精神疾病:不常见: 失眠,性欲降低,耳和内耳迷路疾病,不常见: 眩晕,血管性疾病,非常罕见: 血管炎,呼吸系统、胸部和纵隔疾病,不常见: 咳嗽,胃肠机能紊乱,不常见: 腹泻、腹痛,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非常罕见: 皮疹、瘙痒,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不常见: 背痛,非常罕见: 关节痛、肌痛;全身性疾病和给药部位反应;不常见: 疲劳、乏力、水肿。试验室发现:罕见情况下,缬沙坦引起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降低。临床对照试验发现,缬沙坦治疗组分别有0.8%和0.4%的患者出现了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20%)。相比而言,安慰剂组中,只有0.1%的患者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有所降低。临床对照试验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1.9%缬沙坦治疗患者、1.6%ACEI治疗患者。缬沙坦组血清肌酐、血钾、总胆红素显著升高者分别为0.8%、4.4%、6%,ACEI组分别为1.6%、6.4%、12.9%。偶见肝功能指标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时,不需要特殊监测试验室指标。

禁忌

本品禁用于以下患者:

1、急性心力衰竭或处于心力衰竭失代偿期需用静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的患者。

2、心源性休克者。

3、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未安装心脏起搏器)。

4、病窦综合症患者。

5、窦房阻滞者。

6、引起症状的心动过缓者(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7、有症状的低血压。

8、严重支气管哮喘或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

9、严重的外周动脉闭塞疾病和雷诺氏综合症患者。

10、未经治疗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11、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12、已知对本品及其衍生物或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已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霡欣缬沙坦胶囊。

成分

富马酸比索洛尔。

缬沙坦。

性状

本品为黄色圆形薄膜衣片。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颗粒或粉末。

注意事项

1.适用于低钠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严重缺钠和(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如因服用大剂量利尿药),在使用缬沙坦开始治疗时,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因此,在使用本药前须纠正低钠或低血容量状况。如果发生低血压,须使患者仰卧,必要时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短暂的低血压反应并不防碍进一步治疗,因此一旦血压稳定便可进行继续治疗。2.适用于肝功能损伤患者:约70%的缬沙坦以原形从胆汁排除;缬沙坦不经生物转化,因而其全身性影响与肝功能低下无关,所以非胆道性或非胆汁瘀积形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而胆汁型肝硬化或胆道梗阻患者的缬沙坦清除率降低(AUCS较高),这些患者服用缬沙坦时应特别慎重。3.适用于肾功能损伤患者:由于缬沙坦肾清除率只占总血浆清除率的30%,故其全身性影响与肾功能之间没有关系,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霡欣缬沙坦胶囊无需调整剂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后,敏感患者可能有肾功能改变。对于肾功能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患者(如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可能导致尿少症和/或进行性氮血症及(罕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或死亡。因此,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应慎重用药。12名因单侧肾动脉狭窄而致的肾性高血压患者短期服用缬沙坦,肾血流动力学、血肌酐或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对单侧或双侧肾功脉狭窄患者未进行长期使用缬沙坦的研究。由于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有可能使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血肌酐或血尿素氮升高,故为安全起见,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这些指标。4.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未发现本药与下列药物间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西米替丁、华法林、呋塞米、地高辛、阿替洛尔、吲哚美辛、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格列本脲。本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代谢诱导剂或抑制剂一般无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药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氯芬酸、呋塞米及华法林无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的相互作用。 与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钾制剂或含钾的盐代用品合用时,可使血钾升高。若必须同用,应注意监测。5.药物过量:虽然无本药过量的经验,但其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是明显的低血压。如果是在服药后不久发生,可采用催吐治疗,否则可按常规采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本品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故不太可能经透析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