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2mg |
0.25g*12粒*2板 |
生产企业 |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 |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73592 |
国药准字H10950240 |
说明 | ||
适应症 |
适用于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
(1)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症、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关节炎或关节痛。(2)软组织风湿病;包括肩周炎、颈肩综合症、网球肘、纤维肌痛症、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肌腱炎、腱鞘炎和滑囊炎等。(3)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扭伤和挫伤等。(4)其他如手术后疼痛、外伤后疼痛、牙痛、拔牙后痛、痛经等。 |
用法用量 |
遵医嘱口服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通常起始剂量: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一次,早餐时或第一次主餐时给药。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1mg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剂量关系。格列美脲最大初始剂量不超过2mg。通常维持剂量:通常维持剂量是1~4mg每天一次,推荐的最大维持量是6mg每天一次。 |
(1)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0g(2粒),一日1次(餐后或晚间服用)。一日最大量为2g(4粒),分两次服。体重不足50kg的成人可以每日0.5g(1粒)起始。逐渐上调至有效剂量。(2)儿童用量尚未建立。 |
副作用 |
1低血糖,本品可引起低血糖症,尤其老年体弱患者在治疗初期,不规则进食,饮酒及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据报道,发生率为2%。2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少见。3有个别病例报道血清肝脏转氨酶升高。4皮肤过敏反应,瘙痒、红斑、荨麻疹少见。5其他:头痛、乏力、头晕少见。 |
(1)胃肠道: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和便秘约1%~3%。上消化道出血约0.7%。用本品的病例中,溃疡发生率在短疗程(6周~6个月)组和在长疗程(8年)组分别为0.1%和0.95%。每日口服萘丁美酮2g的腹泻发生率增加。(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嗜睡、紧张和多梦,发生率小于1.5%。(3)皮肤:皮疹和瘙痒发生率约2.1%,水肿约1.1%。(4)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眩晕、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过敏性肺炎、蛋白尿、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禁忌 |
1.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2.I型糖尿病、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严重的肾脏或肝功能损害,对格列美脲、其它磺脲类、磺胺类或赋形剂过敏者。3.对于严重肾脏或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应改用胰岛素治疗。4.格列美脲片禁用于妊娠和哺乳病人。 |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菑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4)有应用非菑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美脲。 |
本品主要成份是萘丁美酮。化学名称:4-(6-甲氧基-2-萘基)-丁-2-酮分子式:C15H16O2分子量:228.29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片。 |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粉末。 |
注意事项 |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代谢。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