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25mg |
2mg(以C16H17N7O2S计) |
生产企业 |
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6020560 |
H20190039 |
说明 | ||
适应症 |
"用于: 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 ②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 ④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
用于对一种或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巴瑞替尼可以与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使用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①关节炎,一日75~150mg,分3次服,疗效满意后可逐渐减量;②急性疼痛:首次50mg,以后25~50mg,每6~8小时1次。2、小儿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为3.0mg/kg,分3次服。 |
应该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推荐剂量为2mg每日一次。口服给药,餐时或空腹时均可,可以在一日中的任何时候给药。 |
副作用 |
1、成人常用量:①关节炎,一日75~150mg,分3次服,疗效满意后可逐渐减量;②急性疼痛:首次50mg,以后25~50mg,每6~8小时1次。2、小儿常用量:一日0.5~2.0mg/kg,日最大量为3.0mg/kg,分3次服。 |
安全性特征汇总 在接受巴瑞替尼单药治疗的研究(RA-BEGIN研究,未接受过DMARD治疗的患者)或巴瑞替尼与传统DMARDs联合给药治疗的研究中,最常报告的发生率≥2%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s)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33.6%)、上呼吸道感染(14.7%)以及恶心(2.8%)。巴瑞替尼治疗中报告的感染包括带状疱疹。 不良反应列表 共有3,464例患者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接受了巴瑞替尼治疗,累计为4214患者-年暴露量。这些患者中,216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了至少长达1年的巴瑞替尼治疗。综合了6项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估巴瑞替尼相对于安慰剂在治疗开始后长达16周的安全性。 选定不良反应的描述 RA-BEGIN研究中,整个52周期间,甲氨蝶呤与巴瑞替尼联合治疗组中恶心的发生频率(9.3%) 高于甲氨蝶呤治疗组(6.2%) 或巴瑞替尼治疗组(4.4%)。恶心最常发生于治疗的前2周。 感染 对照研究中,截至治疗的16周,巴瑞替尼治疗组中所有感染(每100患者年暴露量中≥1例事件的患者比例)的发生率为101,而安慰剂治疗组中为83。大多数感染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截至16周时,在包含4 mg、2 mg两个剂量和安慰剂的研究中,分别有319%、28.8% 和24.1%的患者报告感染。巴瑞替尼相对于安慰剂在感染相关ADRs方面的报告率为:上呼吸道 感染(14.7% vs. 11.7%)、尿路感染(3.4% vs. 2.7%)、胃肠炎(1.6% vs. 0.8%)、单纯疱疹(1.8% vs. 0.7%)以及带状疱疹(1.4% vs. 0.4%)。RA-BEGIN研究中,截至52周时,甲氨蝶呤与巴瑞替尼联合治疗组中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26.0%) 高于甲氨蝶呤治疗组(22.9%)或巴瑞替尼治疗组(22.0%)。巴瑞替尼治疗组(1.1%)相对于安慰剂治疗组(1.2%) 在严重感染发生率方面相似。对于巴瑞替尼,最常见的严重感染为带状疱疹和蜂窝织炎。长期暴露期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保持稳定。临床试验中严重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3.2例每100患者年。 肝转氨酶升高 对照研究中,截至16周时,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升高≥3x 正常值上限(ULN)分别发生于1.4%和0.8%的患者中,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1.0%和0.8%。大多数肝转氨酶升高病例为无症状性和一过性。 RA-BEGIN研究中,巴瑞替尼与可能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联合给药,例如甲氨蝶呤,可能会使这些指标升高的发生频率增加。截至52周时,甲氨蝶呤和巴瑞替尼联合治疗组中ALT和AST升高≥3x ULN的发生频率(7.5%和3.8%) 高于甲氨蝶呤治疗组(2.9%和0.5%)或巴瑞替尼治疗组(1.9%和1.3%)。 ALT或AST升高的模式和发生率随着时间的进展保持稳定,包括在长期扩展研究中。 血脂升高 巴瑞替尼治疗与血脂参数有剂量依赖性升高,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LDL/HDL比率未发生变化。第12周时观察到血脂参数升高,并且随后在高于基线的数值保持稳定,包括长期扩展研究中。对照研究中,截至16周时,巴瑞替尼相对于安慰剂观察到如下比例: ●总胆固醇升高25.17 mmol/L: 分别为49.1%和15.8%。 ●LDL胆固醇升高2 3.36 mmol/L:分别为33.6%和10.3%。 ●HDL胆固醇 升高21.55 mmol/L:分别为42.7%和13.8%。 ●甘油三酯升高> 5.65 mmolL: 分别为0.4%和0.5%。 在包含4 mg、2 mg两个剂量和安慰剂的研究中,截至16周时,分别在48.8%、34.7%和17.8%的患者中报告观察到总胆固醇升高5.17 mmol/L,与剂量相关。 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之后,升高的LDL胆固醇下降至治疗前水平。 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 对照研究中,截至16周时,CPK值升高较为常见。0.8%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了显著升高(>5x ULN),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为0.3%。4mg、2mg和安慰剂组中,截至16周时,分别在1.5%、0.8%和0.6%的患者中观察到CPK升高25xULN,且与剂量相关。大多数升高为一-过性,无需暂停治疗。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确认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例。第4周时观察到CPK升高,并且随后在高于基线的数值保持稳定,包括在长期扩展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 对照研究中,截至16周时,0.3%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x10细胞/L,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与严重感染的发生之间无明显关联。但是,在临床研究中,如果ANC< 1 x 10%细胞/L,治疗将被暂停。随着时间的进展,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的模式和发生率在低于基线水平的数值保持稳定,包括在长期扩展研究中。血小板增多 在对照研究中,截至16周时,2.0% 接受巴瑞替尼4 mg治疗的患者中和1.1%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血小板计数升高(高于600x 10细胞/L)。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与血栓性不良事件之间未观察到关联。随着时间的进展,血小板细胞计数升高的模式和发生率在高于基线水平的数值保持稳定,包括在长期扩展研究中。 |
禁忌 |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 |
感染 相对于安慰剂,巴瑞替尼治疗与感染发生率升高相关,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见[不良反应] )。RA-BEGIN研究中,相对于巴瑞替尼治疗,巴瑞替尼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会导致感染频率升高。在活动性、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的患者中,使用巴瑞替尼治疗前应该谨慎考虑风险和获益。如果出现感染,应该密切监测患者,而且如果患者对标准治疗无应答,则应该暂停巴瑞替尼治疗。在感染痊愈前不得重新开始巴瑞替尼治疗。 结核 开始巴瑞替尼治疗之前,患者应该接受结核(TB)筛查。巴瑞替尼不应该用于有活动性TB的患者。在之前未接受治疗的潜伏TB患者中,开始巴瑞替尼治疗之前应考虑进行抗-TB治疗。 血液学异常 临床试验中,在少于1%的受试者中报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x10细胞/L、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 <0.5x 10%细胞/L以及血红蛋白<8g/dL。在患者常规治疗期间观察到ANC< 1 x 109细胞/L、ALC< 0.5x 10%细胞/L或血红蛋白<8 g/dL时,不应起始治疗,或应该暂停治疗(见(用法用量]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淋巴细胞增多的风险会升高。罕见报告患有淋巴增生性疾病的病例。 病毒再激活 临床研究中报告了病毒再激活,包括疱疹病毒再激活(例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的发生(见[不良反应] )。之前接受过生物和传统DMARDs治疗的年龄≥65岁的患者中更常报告带状疱疹的发生。如果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感染,则应该暂时停止巴瑞替尼治疗,直至症状痊愈。 巴瑞替尼开始治疗之前应该依据临床指南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具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活动性感染证据的患者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但是丙型肝炎病毒RNA阴性的患者允许参与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但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患者也允许参与研究;应该监测这些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的表达。如果检测出HBV DNA,则应该咨询肝病医生是否应该暂停治疗。 免疫接种 没有正在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对活疫苗的应答数据。巴瑞替尼治疗期间或即将开始巴瑞替尼治疗之前,不推荐使用活疫苗或减毒疫苗。在开始巴瑞替尼治疗前,建议按照现行免疫接种指南为所有患者接种近期需要接种的所有疫苗。 血脂异常 相对于安慰剂,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血脂参数出现剂量依赖性升高(见(不良反应] )。接受他汀类药物导致LDL胆固醇下降至治疗前水平。开始巴瑞替尼治疗之后大约12周应该评估血脂参数,而且随后应该依据高脂血症国际临床指南管理患者。这些血脂参数的升高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尚未确定。 肝转氦酶升高 临床试验中,在少于1%的患者中报告ALT和AST升高至25和2 10 x正常值上限(ULN)。在RA-BIGIN研究中,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相对于巴瑞替尼治疗,使得肝转氨酶水平升高发生的频率增加(见[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常规治疗期间观察到ALT或AST升高以及出现疑似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则应该暂停巴瑞替尼治疗,直至排除该诊断。 恶性肿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的风险升高。免疫调节药物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 包括淋巴瘤)的风险。 临床数据尚不足以评估暴露于巴瑞替尼之后的恶性肿瘤潜在发生率。正在进行长期安全性评估。 静脉血栓栓塞 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报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事件。存在DVT/PE风险因素的患者,如高龄、肥胖、有DVTPE病史,手术或卧床,应慎用巴瑞替尼。如果出现DVTPE的临床特征,应暂停巴瑞替尼治疗,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治疗。 实验室监测 免疫抑制药物 不推荐与生物DMARDs或其他Janus激酶(JAK)抑制剂联合用药,因为无法排除会增加免疫抑制风险。有关巴瑞替尼与强效免疫抑制药物联合使用的数据(例如,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环孢素)有限,当与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时应该谨慎使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巴瑞替尼对驾驶和操作机械的能力未造成影响,或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双氯芬酸钠。 |
巴瑞替尼 |
性状 |
本品为肠溶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 |
本品为浅粉色椭圆形薄膜衣片,一面凹印"Lilly"字样,另一面凹印"2"字样。 |
注意事项 |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5、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6、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按每隔8小时口服50mg的剂量给药,本品活性物质进入乳汁的量非常少,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9、老年用药:本品可能诱导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10、药物过量:药物过量时应采用下列治疗措施:应尽快采取洗胃和活性炭处理,以阻止其进一步被吸收。对并发症,例如血压过低、肾衰竭、惊厥、胃肠刺激、呼吸抑制,应进行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