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0.21g*180粒 |
每支装10ml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241 |
国药准字Z51020664 |
说明 | ||
适应症 |
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痰热阻肺,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闷,老年痰喘。 |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0粒,一日2次,八岁以内小儿酌减。 |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静脉推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偶见过敏反应。 |
禁忌 |
尚不明确。 |
对本品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
成分 |
前胡、白前、苦杏仁(去皮炒)、桑叶、麻黄、半夏曲(麸炒)、桔梗、川贝母、紫苏子(炒)、化橘红(盐炙)、紫菀、款冬花(蜜炙) 、旋覆花、海浮石(煅) 、马兜铃(蜜炙)、茯苓、甘草(蜜炙)、远志(炒焦)、石膏、细辛、五味子(醋炙)、桂枝(炒)、浙贝母、白芍(酒炙)、葶苈子、射干、百部(蜜炙) 、薤白、黄芩、党参、大枣、煅蛤壳粉、青黛、罂粟壳(蜜炙)、生姜、枇杷叶。 |
红参、附片。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浓缩水丸,除去外衣显灰绿色;味微苦。 |
本品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 |
注意事项 |
1.本品含马兜铃药材,该药材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 2.本品为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 3.儿童及老人慎用,孕妇、婴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运动员慎用。 |
1、本品孕妇慎用。 2、本品避免直接与辅酶A、VitK3、氨茶碱混合配伍使用。 3、本品不宜与中药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芨及藜芦等同时使用。 4、本品不宜与其它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5、本品含有皂甙,正常情况下,摇动时可以产生泡沫现象。 6、本品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时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者,均不能使用。 7、如出现不良反应,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