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维生素B1片

规格

0.75kcal*500ml

10mg*1000片
生产企业

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0012

国药准字H44021224
说明
适应症

对低渣营养剂不耐受的患者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可能的患者需要管饲液体营养制剂的患者需要低甜味营养制剂的患者本品含膳食纤维,特别适用于长期管饲患者及老年患者。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 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用法用量

口服或管饲喂养。管饲喂养时,先置入一根喂养管到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上端部分。正常滴速为每小时100-125毫升(开始时滴速宜慢),剂量根据病人需要,由医师处方而定。

一般病人,每天给予2000kcal即可满足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

高代谢病人(烧伤,多发性创伤),每天可用到4000kcal以适应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加,或使用能量密度为1.5kcal/ml的产品。

对初次胃肠道喂养的病人,初始剂量最好从每天1000kcal开始,在2-3天内逐渐增加至需要量。

若病人的耐受力较差,也可从使用0.75kcal/ml的低浓度开始,以使机体逐步适应,本品低能量密度规格更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能量输入速率,较适于糖尿病等对能量摄入敏感的患者。

若病人不愿或不能摄入过多的液体,如心、肾功能不足患者,为满足机体能量要求,可酌情使用能量密度为1.5kcal/ml的产品。

本品在室温下使用,打开前先摇匀,适应全浓度输注者,本品不宜稀释,操作过程须谨慎,以保证产品的无菌。

口服: 1.成人: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男性青年及成人1.2~1.5mg,女性青年及成人1~1.1mg,孕妇1.5mg,乳母1.6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 ①成人脚气病(轻型或重型维持量),一次5~10mg,一日3次;维生素B1缺乏症,一次5~10mg,一日3次,至症状改善; ②妊娠期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致神经炎:一日5~10mg。 ③嗜酒而致维生素B1缺乏:一日40mg。 2.儿童: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出生至3岁婴儿0.3~0.7mg, 4~6岁小儿0.9mg,7~10岁小儿1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 ①小儿脚气病(轻型):一日10mg。 ②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日10~50mg,分次服。

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一般不影响治 疗。偶可出现皮疹、斑疹、紫癜等,应立即停药。

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

禁忌

本品和其他医用营养品一样,不适用于不推荐口服或肠内营养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肠梗阻、短肠综合征及药物治疗难于缓解的腹泻,但不仅限于此。本品同样不适用于已知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的患者,不适用于半乳糖血症患者和对牛奶或大豆蛋白质敏感的患者。

尚不明确。

成分

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大豆多糖等)、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维生素B110毫克,辅料为淀粉、糊精、蔗糖、药用硫酸钙、枸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

性状

本品为灰白色至微黄棕色乳状混悬液,味微甜。

本品为白色片剂

注意事项

1.用药前必须进行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伴有单核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的患者,出现皮疹的机会多一些。

3.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性和交叉耐药性。

4.类似其它广谱抗生素,有可能发生由白念珠菌等非敏感微生物引起的二重 感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者。

1.大剂量应用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应用维生素B1。 3.维生素B1一般可由正常食物中摄取,较少发生单一维生素B1缺乏。如有缺乏症状表现,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较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