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注射用转移因子

规格

1×10^12VP/支

3mg(多肽):100ug(核糖)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40004

国药准字H21024020
说明
适应症

用于与放射治疗联合可试用于现有治疗方法无效的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 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

在放射治疗前72小时开始瘤内注射。每周一次,每次1012VP,四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使用1-2个疗程。

用前从-20℃取出,待完全融化后,轻轻混匀,尽量勿使药液沾染瓶盖。对直径≥4cm的肿瘤,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对直径≤4cm的肿瘤,稀释至2ml,瘤组织局部多点注射。

皮下注射:(淋巴回流较丰富的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为宜,也可皮下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处),一次1-2支,一周或两周1次或遵医嘱。

副作用

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I/II度自限性发热。一些病人会出现寒战,注射部位疼痛、出血。其他有可能偶尔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出血和应激性过敏反应。如果热度较高,病人感觉不适时,可酌情使用一般退热药处理。在世界范围内,基因治疗的研究历史较短,人们对其安全性方面的了解仍很有限。目前国内外有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腺病毒载体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及一定的细胞毒性,如使用剂量过大或給药方式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如控制好临床注射剂量和病人的基础情况,采用局部给药的方式则基本上是安全的,临床常见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及全身发热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风疹样皮疹。 2.有报道,本药在治疗魏-阿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时,曾出现溶血性贫血和淋巴组织瘤。 3.有报道,本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

禁忌

1在病人有全身感染、发热等中毒症状时禁用。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成分

重组腺病毒-p53基因颗粒

本品主要成份为多肽和核糖(从猪脾脏中提取)

性状

本品为淡白色澄明液体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

注意事项

1.由于本品为瘤内注射用药,因此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肿瘤转移的可能性。2.–20℃冷藏保存,用前拿出,防止反复冻融。3.操作时注意防止药液产生泡沫或飞溅出来。若发生手、脸等皮肤及物品污染,请立即用75%酒精擦试,再用清水冲洗。若飞溅入眼睛、口、鼻等粘膜,即用清水反复冲洗。4.本品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混合注射。肿瘤局部注射时,应尽量避免注入血管。5.应严格按本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本品,不得随意增加剂量或改变給药途径。

1.由于本药没有抗原性,所以不存在输注免疫活性细胞的配型和相互排斥问题。 2.混浊或变色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