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3ml:300单位(特充) |
1kcal/ml |
生产企业 | 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40107 |
国药准字H20010284 |
说明 | ||
适应症 |
用于治疗糖尿病 |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实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
用法用量 |
本品是可溶性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平缓且效果可以预见,作用持续时间长。 与其他胰岛素制剂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较少。 与其他胰岛素相比较,本品引起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较低,因而可以进行更为积极的剂量调整以实现血糖达标。 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地特胰岛素较人NPH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时,推荐地特胰岛素的初始治疗方案为每日一次给药,起始剂量为10U或0.1-0.2U/kg。 地特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推荐以下剂量调整指南: 当地特胰岛素作为基础-餐时胰岛素给药方案的一部分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 本品用量因人而异。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每日注射一次或者两次。对于为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而每日注射两次的患者,晚间注射可在晚餐时、睡前或者早晨注射12小时后进行。 |
口服或管饲喂养。管饲喂养时,先置入一根喂养管到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上端部分。正常滴速为每小时100-125毫升(开始时滴速宜慢),剂量根据病人需要,由医师处方而定。 1.一般病人,每天给予2000kcal即可满足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 2.高代谢病人(烧伤,多发性创伤),每天可用到4000kcal以适应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加,或使用能量密度为1.5kcal/ml的产品。 3.对初次胃肠道喂养的病人,初始剂量最好从每天1000kcal开始,在2-3天内逐渐增加至需要量。若病人的耐受力较差,也可从使用0.75kcal/ml的低浓度开始,以使机体逐步适应,本品低能量密度规格更便于医护人员控制能量输入速率,较适于糖尿病等对能量摄入敏感的患者。 4.若病人不愿或不能摄入过多的液体,如心,肾功能不足患者,为满足机体能量要求,可酌情使用能量密度为1.5kcal/ml的产品。 5.本品在室温下使用,打开前先摇匀,适应全浓度输注者,本品不宜稀释,操作过程须谨慎,以保证产品的无菌。 |
副作用 |
患者使用本品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相关,且与胰岛素药理学作用有关。低血糖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胰岛素使用剂量远高于需要量,就可能发生低血糖。 临床研究表明,大约有6%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会发生重度低血糖(指需要他人协助处理的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以及暂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与人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注射部位反应发生频率更高。这些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发红,炎症,淤血,肿胀和瘙痒。上述反应多为轻微和一过性的,通常在继续治疗几天至几周内消失。 据估计,大约有12%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会发生不良反应。 |
使用本品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反应。 |
禁忌 |
以下患者禁用:对地特胰岛素或者本品中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 |
以下患者禁用: 1.肠道功能衰竭。 2.完全性肠道梗阻。 3.严重腹腔内感染。 4.对本品中任一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5.对本品中任一成分有先天性代谢障碍的患者禁用。 6.顽固性腹泻等需要进行肠道休息处理的患者禁用。 |
成分 |
地特胰岛素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1单位(U)相当于0.142mg不含盐的无水地特胰岛素。 |
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
性状 |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
本品为微黄色至黄褐色乳状混悬液,味微甜;久置后液体上层有脂肪层析出,下层有少量沉淀,振摇后允许有少量粘壁和析出物。 |
注意事项 |
本品注射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时,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易发生)。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高血糖的首发症状逐渐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尿频、恶心、呕吐、嗜睡、 皮肤干红、口干、 食欲不振和呼气中有丙酮气味。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高血糖事件若不予以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有潜在致死性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果胰岛素的用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时可能出现低血 糖。漏餐或进行无计划、高强度的体力活动, 可导致低血糖。 血糖控制有显著改善的患者(如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低血糖的先兆症状会有所改变,应提醒患者注意。对于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低血糖的先兆症状可能会消失。 伴有其他疾病,特别是感染和发热,通常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会增加。 患者换用不同品牌或类型的胰岛素制剂,必须在严格的医疗监控下进行。以下方面的变化均可能导致患者所需剂量改变: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商)、类型、种类(动物、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和/或生产工艺(基因重组或动物胰岛素)。患者从其日常使用的胰岛素转用本品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剂量调整可能在首次注射或开始治疗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进行。 和所有的胰岛素治疗一样,使用本品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的反应,包括疼痛,瘙痒,荨麻疹,肿胀和炎症。 在指定注射区域连续轮换注射点有助于减少或避免这些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几天或几星期内消失。在罕见情况下,注射部位反应可能需要停止注射地特胰岛素。 由于可能导致重度低血糖,本品绝不能静脉注射。 与皮下注射相比较,肌肉注射吸收更快,吸收量更大。 如果本品与其他胰岛素制剂混合使用,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作用特性将会改变。与单独注射相比较,本品与快速起效的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同时使用,其最大作用将会降低和延迟。 本品不能用于胰岛素泵。 运动员慎用。 |
1.不宜用于要求低渣膳食的病人; 2.严禁经静脉输注; 3.在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液体平衡,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以补充由纤维素排泄所带走的水分; 4.严重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慎用;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