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

格列吡嗪片

规格

3ml:300单位(笔芯)

5mg
生产企业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40145

国药准字H44021593
说明
适应症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适用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不合并妊娠、无严得的慢性并发症。

用法用量

使用剂量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本品可在餐前即时注射。必要时,也可在饭后立即注射。本品只能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在任何情况下,本品都不能采取静脉输注方式给药

皮下注射本品时须小心谨慎,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中。注射完毕后,不要挤压与按摩注射部位,必须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注射器。

对于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和其他胰岛素制剂一样,本品的作用时间随注射剂量、注射部位。血供情况、体温及运动会有所改变。

使用及操作说明

(a)剂量的配置

使用前将本品笔芯在手心中旋转10次、以180°反转10次至其中的药液呈均匀的混悬状态或乳浊液,如未达到均匀混悬状则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混合均匀为止。否则产生的泡沫将影响剂量的准确测量。

应经常对药液容器进行检查,如发现出现团块或有粘结于瓶底或瓶躄类似\"霜\"的白色颗粒出现时,则不能使用。

本品笔芯不能与其他胰岛素制剂混合。本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再次填充。

本品笔芯配合优伴系列笔式注射器使用。在每支笔中都附有笔的结构、笔芯和针头的安装以及胰岛素注射液的用法等说明。

(b)注射

1、注射前请洗净双手。

2、选好注射部位。

3、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拔下针头的外帽。

5、将注射部位的皮肤用手抚平、绷紧,轻轻捏起,按操说明皮下注射给药。

6、按压按钮。

7、拔出针头,轻轻按住注射部位数秒。不能揉搓注射部位。

8、注射完毕后,立即用针头外帽拆卸针头,妥善地将其丢弃处置。

9、轮换使用注射部位,同一部位一个月内不能使用多次。

口服,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一日2.5-20mg(0.5-4片)。早餐前30分钟服用。日剂量超过15mg(3片),宜在早、中、晚分三次餐前服用。单用饮食疗法失败者:起始剂量一日2.5-5mg(0.5-1片),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增减剂量,每次增减2.5-5mg(0.5-1片)。一日剂量超过15mg(3片),分2-3次餐前服用。已使用其它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者:停用其它磺酰脲药3天,复查血糖后开始服用本品。从5mg(1片)起逐渐加大剂量,直至产生理想的疗效。最大日剂量不超过30mg(6片)。

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极端情况下可导致死亡。对低血糖发生的频率未予明确,因为低血糖由胰岛素剂量及其他因素(如饮食及锻炼)共同引起。

常见注射部位出现局部不适,例如红肿、瘙痒等。这些反应常常在几天到几周后自然消失;有时这些反应也与除注射胰岛素之外的其它因素有关,例如,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或注射技术不佳。全身过敏的情况罕见,但可能很严重,这是对胰岛素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它可以引起全身皮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多汗。严重的全身性过敏会有生命危险。

注射部位出现脂肪代谢障碍不常见。

1.较常见的为肠胃道症状(如恶心、上腹胀满)、头痛等,减少剂量即可缓解。2.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3.偶见低血糖,尤其是挑战者经体产者、活动过度者、不规则进食、饮酒或肝功能损害者。4.亦偶见造血系统可逆性变化的报道。

禁忌

低血糖患者。对赖脯胰岛素及其他组分过敏的患者。

1.对磺胺药过敏者。2.已明确诊断的I型糖尿病患者。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4.肝、肾功能不全者。5.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为:

赖脯胰岛素 Insulin lispro 25%, 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 Protamine Zinc Recombinant Insulin Lispro 75%

辅料:注射用水、磷酸氢二钠、甘油、液体苯酚,间甲酚,硫酸鱼精蛋白,氧化锌,可能含有盐酸或氢氧化钠(PH)调节剂)。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

性状

本品为白色,无菌混悬液。

本品为白色片。

注意事项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静脉输注方式给药。

患者改变所用的胰岛素类型及品牌均须在严格的医疗监督下进行。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厂家)、类型(常规、中效、长效等)、来源(动物、人、人胰岛素类似物)或制备方法(重组DNA或动物来源)的改变可能需要对剂量进行调整。

长期糖尿、强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可能是低血糖的早期预警症状改变或不显著。

少数患者由动物源性胰岛素换用人胰岛素时,低血糖早期预警症状的表现可能不明显或以往不同。不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迷昏,甚至死亡。

使用剂量不足或终止治疗,尤其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是潜在的致死因素。

肾功能损害时,须减少胰岛素用量。

由于糖异生作用和胰岛素分解能力下降,肝功能损害时,胰岛素用量须减少。但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病人,胰岛素抵抗增加,因此胰岛素用量可能会相应增加。

当患者伴发其他疾病或情绪波动时,胰岛素用量可能增加。

当患者增加运动或者改变日常饮食,胰岛素用量需做相应的调整。饭后即刻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低血糖可能降低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力,因此在这种能力特别重要的情况下(如,开车或操作机器)可能会造成危险。

应当告诉患者要采取措施以避免开车时出现低血糖,这对于那些低血糖预警症状不明显或缺失的患者及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尤其重要。这些情况下应建议不要开车。

运动员慎用。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时间。2.下列情况应慎用: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者。3.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血象、并进行眼科检查。4.避免饮酒,以免引志类戒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