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贴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吲哚美辛贴片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

规格

每贴(7cm×10cm)含膏量3.5g,含吲哚美辛35mg

3.6Neurotropin单位/3ml/支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60036

S20140085
说明
适应症

肌肉痛、肩部僵硬酸痛、腰痛、关节痛、腱鞘炎(手和腕部疼痛)、肘部疼痛(网球肘等)及跌打损伤、扭伤引起的疼痛。

本品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症、症状性神经痛、皮肤疾病(湿疹皮炎、荨麻疹)伴随的瘙痒、过敏性鼻炎、亚急性视神经脊髓病后遗症的冷感、疼痛、异常知觉症状。

用法用量

一日1-2次,揭掉塑料薄膜贴于患处。每日不超过2次。

1、腰痛症、颈肩腕综合症、症状性神经痛、皮肤疾病(湿疹皮炎、荨麻疹)伴随的瘙痒、过敏性鼻炎:通常成人每日1次通过皮下、肌肉或者静脉内注射3.6个神经妥乐平单位。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酌量增减。

2、SMON病的后遗症的冷感疼痛异常知觉:通常成人每日1次通过静脉内注射7.2个神经妥乐平单位。

副作用

贴药部位偶有发疹、发红、瘙痒、肿胀、刺痛感、发热、干燥感等症状出现。

副作用(偶尔:0.1%以下;有时:0.1-5%以下;未见;5%以上或概率不明)。

1、严重副作用

休克:因偶尔会出现脉搏异常、脉促、脉搏测知不能、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低血压、意识消失、哮喘发作、喘鸣、咳嗽、打喷嚏、失禁等休克症状,须密切观察,出现此种情况时,应马上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处理。

2、其他副作用

(1)过敏症:偶尔会出现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该情况下应停止给药。

(2)循环系统:偶尔会出现血压上升,心动过速等症状。

(3)消化系统:偶尔会出现恶心、反胃、呕吐、口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4)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困倦,偶尔出现头晕、头昏、头痛、头重感、颤抖、痉挛、麻木、感觉异常、冷感、红斑、潮红、出汗、冷汗、意识障碍、发呆等症状。

(5)肝脏:偶尔会出现GOT、GPT值上升。

(6)其他:有时出现面色潮红,偶尔出现感觉不适,疲劳、脱力感,一过性不适,脸颊红热,浮肿、肿胀、发烧、恶寒、发冷、寒战等症状。

禁忌

1.下列患者禁止使用:对本品过敏者,有哮喘病史者,未满15岁儿童。2.下列部位禁止使用:眼部周围粘膜等湿疹,斑疹伤口部位:脚气和顽癣等或化脓部位。3.禁止长期连续使用。

对本剂有过敏反应既往史的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每帖含吲哚美辛35毫克,辅料为克罗米通、薄荷醇、丙烯乙二醇、部分中和型聚乙烯腈、羧甲醚纤维素钠、浓甘油、D-山梨醇溶液、高岭土、亚硫酸氢钠依地酸钠、明胶、麝香单酚、松香甘油酯、轻质液体石蜡、干燥氢氧化铝凝胶、乳酸。

本品主要成分为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膏体,涂布于支持介质上,膏体表面覆盖薄膜盖衬的贴剂。

本品为无色-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味或稍有微辛味。

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1.下列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正在接受医生治疗者。-正在使用其他药品者。-妊娠及可能妊娠的妇女。-本人或家族为过敏体质者。-有药物过敏史者。2.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或药师。-使用后皮肤出现皮疹、发红、瘙痒、肿胀,刺痛感,发热,干燥感。-使用5-6日扔未见症状改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1.应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2.本品只要用于治疗疼痛、肿胀等症状,而不是用于治疗引起疼痛,肿胀的疾病。3.擦干患处的汗液或水湿后,再使用本品。4.皮肤敏感者使用本品前,应先取1-2厘米小片贴于腕内侧皮肤敏感部位半日以上,确认无发疹、发红、瘙痒。肿胀,斑疹等症状后方可使用。5.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保管及其他注意事项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2.请勿放入其他容器存放,以避免误用及产品变质。3.为了保证质量,开封后未使用部分,应放入袋内密封保存。4.超过有效期(见外包装及袋装)的产品不得使用

1、肌肉注射时:为了避免对组织、神经等的影响,要考虑以下几点:

(1)避开神经走行部位。

(2)注射针刺入后,若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或发现有回血现象,应立即拔出针,更换部位后注射。

(3)注射部位有时可出现疼痛、硬结。

2、配伍时:在同安定注射剂或者盐酸阿密替林注射剂混合时,因会产生沉淀故不宜混合配伍。

3、打开安瓿时:为了避免混入异物,应用酒精棉等清洁安瓿的开口处后打开。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因为尚未确立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给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对孕妇、有怀孕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仅在判断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条件下方可服用。

5、儿童用药:尚未确立早产婴儿和新生儿的给药安全性问题(没有使用经验)。

6、老年用药:一般来说,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低下,故应在注意观察患者状态的同时,慎重使用。

7、药物过量:尚无系统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