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

规格

每瓶120喷,每喷含布地奈德64μg,药液浓度为1.28mg/ml

3.6Neurotropin单位/3ml/支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H20171312

S20140085
说明
适应症

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可用于血管舒缩性鼻炎。

本品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症、症状性神经痛、皮肤疾病(湿疹皮炎、荨麻疹)伴随的瘙痒、过敏性鼻炎、亚急性视神经脊髓病后遗症的冷感、疼痛、异常知觉症状。

用法用量

鼻腔喷入: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成人:开始时每个鼻孔各喷2喷,早晚各1次,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喷(256μg)。症状缓解后每天每个鼻孔喷1次,每次1喷。6岁以上儿童:同成人。

1、腰痛症、颈肩腕综合症、症状性神经痛、皮肤疾病(湿疹皮炎、荨麻疹)伴随的瘙痒、过敏性鼻炎:通常成人每日1次通过皮下、肌肉或者静脉内注射3.6个神经妥乐平单位。根据年龄和症状可酌量增减。

2、SMON病的后遗症的冷感疼痛异常知觉:通常成人每日1次通过静脉内注射7.2个神经妥乐平单位。

副作用

约6%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刺激的不良反应。

副作用(偶尔:0.1%以下;有时:0.1-5%以下;未见;5%以上或概率不明)。

1、严重副作用

休克:因偶尔会出现脉搏异常、脉促、脉搏测知不能、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低血压、意识消失、哮喘发作、喘鸣、咳嗽、打喷嚏、失禁等休克症状,须密切观察,出现此种情况时,应马上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处理。

2、其他副作用

(1)过敏症:偶尔会出现皮疹、荨麻疹、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该情况下应停止给药。

(2)循环系统:偶尔会出现血压上升,心动过速等症状。

(3)消化系统:偶尔会出现恶心、反胃、呕吐、口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4)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困倦,偶尔出现头晕、头昏、头痛、头重感、颤抖、痉挛、麻木、感觉异常、冷感、红斑、潮红、出汗、冷汗、意识障碍、发呆等症状。

(5)肝脏:偶尔会出现GOT、GPT值上升。

(6)其他:有时出现面色潮红,偶尔出现感觉不适,疲劳、脱力感,一过性不适,脸颊红热,浮肿、肿胀、发烧、恶寒、发冷、寒战等症状。

禁忌

对布地奈德或处方中任一成分过敏史者。

对本剂有过敏反应既往史的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布地奈德。每毫升含布地奈德0.64毫克。辅料为:无水葡萄糖、聚山梨酯8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山梨酸钾、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本品主要成分为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性状

本品具有在定量阀门系统的密封容器内中的药液为白色或类白色混悬液。

本品为无色-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味或稍有微辛味。

注意事项

1.长期使用高剂量,可能发生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作用如: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抑制和/或儿童生长迟钝。鼻腔用类固醇对儿童的长期作用尚未建立。使用含皮质激素的药品可导致生长迟缓。对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无论所用药品为何种剂型,都建议定期检测他们生长情况。如果疑有生长迟缓,应研究调查情况,应权衡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利益和可能抑制生长的风险。

2.治疗伴有鼻部真菌感染和疱疹的患者应谨慎。 3.对从事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转而使用本品,且疑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的患者,治疗时需要慎重。对这些患者,全身性的类固醇应小心减量,应考虑检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在伴有应激如手术,创伤等时还可以用全身性类固醇。4.极度降低的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口服布地奈德的药代动力学,导致清楚率降低和全身利用率升高。说明需要考虑可能的全身作用。

5.对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应特别警惕。 6.鼻喷雾剂不可接触眼睛,若接触眼睛,立即用水冲洗。

7.应避免与酮康唑或其他强效的CYP3A4抑制剂合用,若无法避免,给药间隔应尽可能长。

8.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布地奈德不影响驾驶及使用机器能力。

9.运动员慎用。

1、肌肉注射时:为了避免对组织、神经等的影响,要考虑以下几点:

(1)避开神经走行部位。

(2)注射针刺入后,若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或发现有回血现象,应立即拔出针,更换部位后注射。

(3)注射部位有时可出现疼痛、硬结。

2、配伍时:在同安定注射剂或者盐酸阿密替林注射剂混合时,因会产生沉淀故不宜混合配伍。

3、打开安瓿时:为了避免混入异物,应用酒精棉等清洁安瓿的开口处后打开。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因为尚未确立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给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对孕妇、有怀孕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仅在判断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条件下方可服用。

5、儿童用药:尚未确立早产婴儿和新生儿的给药安全性问题(没有使用经验)。

6、老年用药:一般来说,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低下,故应在注意观察患者状态的同时,慎重使用。

7、药物过量:尚无系统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