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 药品信息 |
|
|
| 规格 |
10μg(0.25mg/ml,2.4ml/支) |
每片含沙格列汀2.5mg与盐酸二甲双胍1000mg |
| 生产企业 | ||
| 批准文号 |
H20140822 |
国药准字J20171032 |
| 说明 | ||
| 适应症 |
适用于服用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联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联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 |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 |
| 用法用量 |
本品仅用于皮下注射。应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给药。本品推荐起始剂量为5μg,每日两次,于早餐和晚餐(或每日2次正餐前,大约间隔6h或更长时间)前60分钟内给药。餐后不可给药。治疗1个月后,可根据临床反应将剂量增加至10μg。本品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联用时,如果联用后不会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的剂量,则可继续沿用原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的剂量。本品与磺脲类联用时,为降低低血糖的风险可考虑减少磺脲类的剂量。本品是澄清、无色的液体,如果出现颗粒或溶液混浊或有颜色则不能使用。 |
推荐剂量 应根据患者当前的治疗方案,治疗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晚餐时给药,每日一次,逐渐进行剂量调整,以减轻二甲双胍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
| 副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临床试验经验 由于各个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一个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率不能直接与另一个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该发生率也不能反映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缓释剂安慰剂对照单药治疗试验中,二甲双胍治疗受试者中报告率>5%的腹泻及恶心/呕吐比安慰剂治疗组更常见(腹泻9.6%比2.6%,恶心/呕吐6.5%比1.5%),有0.6%的二甲双胍缓释剂治疗受试者因腹泻而停用研究药。 |
| 禁忌 |
禁用于已知对艾塞那肽或本品其它成份高度敏感的患者。 |
本品(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严禁用于下列患者 肾功能不全(如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男性)。≥1.4ml/dL(女性);或肌酐清除率异常),也可能由心血管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及败血症等疾病引起 对盐酸二甲双胍有超敏反应 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本品或沙格列汀有严重超敏反应史(列入速发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或剥脱性皮肤损害) |
| 成分 |
艾塞那肽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沙格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 |
| 性状 |
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
本品为微黄色至浅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
| 注意事项 |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在上市后报告中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应告知患者剧烈的腹痛并可能伴有呕吐是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一旦疑似胰腺炎,应停止使用本品及其它可疑的药物,同时进行确诊检查及适当的治疗。对确诊为胰腺炎但并未确定出其它原因引起的胰腺炎,不推荐恢复使用本品。 不推荐本品用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肌苷消除率<30 m1/min)的患者。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很好地耐受单剂量5微克本品。(详见说明书) |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型酸中毒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代谢并发症,可有本品治疗期间二甲双胍蓄积引发,如果发生乳酸型酸中毒,约50%的病例会导致死亡结果。乳酸性酸中毒还可与一些病理生理情况伴随发生,包括糖尿病,或明显的组织灌注不足和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的特定是血乳酸盐浓度升高(>5mmol/L)、血pH降低、电解质紊乱伴阴离子间隙增加、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