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兰索拉唑

规格

40mg

生产企业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20181004

国药准字H20067517
说明
适应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

-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

-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本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用法用量

药片应和液体一起整片吞服,而不应当咀嚼或压碎。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片剂溶于半杯不含碳酸盐的水中(不应使用其他液体,因肠溶包衣可能被溶解),搅拌,直至片剂完全崩解,立即或在30分钟内服用,再加入半杯水漂洗后饮用。微丸决不应被嚼碎或压破。

  对于不能吞咽的患者,可将片剂溶于不含碳酸盐的水中,并通过胃管给药。重要的是应仔细检查选择的注射器和胃管的合适程度。准备工作及使用指导如下 :

  通过胃管给药 :

  1. 将片剂放入合适的注射器,并加入约25 mL水及5 mL空气。有时需要50 mL水,以防止管子被微丸堵塞。

  2. 立即振摇注射器约2分钟使片剂溶解。

  3. 使注射器尖端朝上,检查尖端未被堵塞。

  4. 将注射器插入管,并保持此位置。

  5. 振摇注射器,使尖端朝下。立即注射5-10 mL入管。注射后翻转注射器并振摇(注射器必须保持尖端朝上,以免尖端堵塞)。

  6. 使注射器尖端朝下,立即再向管中注射5-10 mL,重复此步骤,直到注射器中无液体。

  7. 如需要洗下注射器剩余的残留物,重复步骤5,向注射器中加入25 mL水及5 mL空气,有时需要50 mL水。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 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40mg,每日1次,连服四周。

  对于食管炎未治愈或持续有症状的患者建议再服药治疗四周。

  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20mg每日1次。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控制

  没有食管炎的患者20mg每日一次。如果用药4周症状未获控制,应对患者作进一步的检查。一旦症状消除,随后的症状控制可采用按需疗法,即需要时口服20mg,每日一次。

  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

  - 愈合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

  - 预防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每日二次,共7天。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兰索拉唑肠溶片:

每日一次,一次二片(30mg)。十二指肠溃疡,需连续服用4-6周;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需连续服用6-8周;或遵照医嘱。

注射用兰索拉唑:

1、静脉滴注:通常成年一次3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一日2次,推荐静滴时间30分钟,疗程不超过7天。一旦患者可以口服药物,应改换为兰索拉唑口服剂型。

2、临用前将瓶中内容物用5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滴滴注,推荐给药时间不少于30min。

3、使用时注意:

(1)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1.2μg的过滤器,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2)在喷出性或涌出性大量出血、血管暴露等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应先采用内窥镜下止血措施。

(3)本品仅用于静脉滴注。溶解后应尽快应用,勿保存。避免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外的液体和其它药物混合静滴。

(4)经本品治疗的前3日内达到止血效果的,应改用口服用药,不可无限制静脉给药。

副作用

在埃索美拉唑的临床试验中已确定或怀疑有下列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均没有剂量相关性。

  在消旋体(奥美拉唑)的使用中曾观察到下列不良反应,因而在埃索美拉唑的使用中也可能发生。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感觉异常,嗜睡,失眠,眩晕。可逆性精神错乱,激动,易攻击,抑郁和幻觉,主要存在于严重疾病患者。

  内分泌 :男子女性型乳房。

  胃肠道 :口腔炎和胃肠道念珠菌病。

  血液学 :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

  肝脏 :脑病(先前有严重肝病者);黄疸或非黄疸性肝炎 ;肝衰竭。

  肌肉骨骼 :关节痛,肌无力和肌痛。

  皮肤 :皮疹,光过敏,多形性红斑,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上皮坏死,脱发。

  其他 :不适。过敏反应,如 :发热,支气管痉挛,间质性肾炎。多汗,外周水肿,视力模糊,味觉障碍和低钠血症。

兰索拉唑肠溶片:

1、过敏症:偶有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停止用药。

2、血液系统:偶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之症状极少发生。

3、消化系统:偶有便秘,腹泻,口渴,腹胀等症状。偶有ALT、AST、ALP、LDH、GTP上升等现象,所以须细心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处置。

4、精神神经系统:偶有头痛、嗜唾等症状。失眠,头晕等症状极少发生。

5、其它:偶有发热,总胆固醇上升,尿酸上升等症状。

注射用兰索拉唑:

1、国内临床研究中,本品一日2次,每次30mg静脉滴注,5天疗程。127例受试者中发生4例(3.64%)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82%)、转氨酶轻度升高(0.91%)和皮疹(0.91%)。白细胞减少者一周后复查正常,转氨酶轻度升高者十天后复查正常。

2、国外上市后超过1000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后有较好的耐受性。在美国4个临床试验中有161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超过1%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3%)、头痛(1%)、注射部位痛感(1%);低于1%的不照反应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头晕、感觉异常、味觉异常、皮疹和血管扩张。未见与口服给药不同的不良反应。

3、日本221例受试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研究资料报道,发生31例(14.0%)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主要为ALT升高(6.2%)、AST升高(5.7%)、LDH升高(2.0%)、γ-GTP(1.5%)等检查值异常变化。

4、以下不良反应为口服兰索拉唑所见,但静脉注射也有可能发生。

(1)出血过敏反应(全身出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等)(<0.1%),甚至引起休克(<0.1%)。

(2)全血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溶血(<0.1%)、还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0.1-5%)。

(3)伴有黄疸、AST和ALT升高等重度肝功能损害(<0.1%)。

(4)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Lyell综合征)、皮肤粘膜限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0.1%)。

(5)间质性肺炎(<0.1%),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异常(捻发音)等时,应迅速中止用药,实施胸部X线检查,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的处理。其他的不良反应,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时停止用药,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

禁忌

已知对埃索美拉唑、其它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或本品的任何其他成份过敏者。有报道使用本品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

艾司奥美拉唑不可与奈非那韦合用(见【药代动力学】)。

1、对兰索拉唑及处方中任一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2、正在使用硫酸阿扎那韦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

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埃索美拉唑镁。

本品主要成分为兰索拉唑。

性状

粉红色,椭圆双凸形,一面刻有“40MG”字样, 另一面刻有“E1 字样的薄膜衣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微黄色。 注射用兰索拉唑:白色至类白色疏松块状物。

注意事项

1.当出现任何报警症状(如显著的非有意识的体重减轻、反复呕吐、吞咽困难、呕血或黑便),怀疑有胃溃疡或已患有胃溃疡时,应排除恶性肿瘤,因为使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可减轻症状,延误诊断。

2.长期使用该药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使用1年以上者)应定期进行监测。

3.应告知按需治疗的患者,在其症状特征改变时与医生联系。在按需用药治疗时,应考虑由于埃索美拉唑血药浓度的波动而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4.当埃索美拉唑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时,应考虑三联疗法中所有成份的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克拉霉素是CYP3A4的有效抑制剂,因此当三联疗法的患者同时服用其它也经CYP3A4代谢的药物,如西沙必利时,应考虑克拉霉素的禁忌和相互作用。

5.伴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如果糖耐受不良,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或蔗糖酶-异麦芽糖酶不足的患者,不可服用本品。

6.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使用该药的经验有限,治疗时应慎重(见【药代动力学】)。

7.肝功能损害轻到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剂量不应超过20mg(见【药代动力学】)。

8.对驾驶和使用机器能力的影响尚未观察到这方面的影响。

1、以下患者慎重用药:

(1)有药物过敏症既往史的患者。

(2)肝损伤的患者(因本药的代谢、排泄延迟)。

2、本品治疗会掩盖消化道肿瘤的症状,应排除恶性肿瘤后方可用药。

3、本品治疗时密切观察病情、治疗无效时应改用其它疗法。

4、本品目前尚无超过7日的用药经验。

5、同类质子泵抑制药物奥美拉唑在国外有导致视力损害的报道,本品尚不清楚。

6、动物实验中,大鼠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后,出现良性睾丸间质细胞肿瘤、类癌瘤与视网膜萎缩。但类似现象在小鼠的致癌性试验、犬、猴的毒性试验中未出现。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有报告在动物试验中,胎仔的药物血浆浓度高于母体的血浆浓度,所以对于孕妇或有怀孕可能的妇女,只有在判断治疗的益处超过危险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2)动物试验显示兰索拉唑会分布于乳汁中,故哺乳期妇女最好避免用药,必须应用时应避免哺乳。

8、儿童用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小儿的临床经验极少)。

9、老年用药: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胃酸分泌能力和其他生理机能均会降低,故用药期间请注意观察。

10、药物过量: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