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

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规格

50mg:12.5mg*7片

2mg
生产企业

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71083

国药准字H19990108
说明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适用于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

1.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同时使用。 2.用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夜尿增多、排尿不尽感等。

用法用量

常用的本品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是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mg+12.5mg)。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每日一次,每次两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mg+12.5mg)或一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00mg+25mg),且此剂量为每日最大服用剂量。通常,在开始治疗3周内获得抗高血压效果。本品不能用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如服用大剂量利尿剂治疗的患者) 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本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需要调整起始剂量,但氯沙钾氢氯噻嗪片(100mg+25mg)不应作为老年患者的起始治疗。本品可以和其它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服用。本品可与食物同服或单独服用。

口服。首次睡前服用。开始剂量1mg。用渐增法调整剂量,以减轻"首剂"效应及副作用,或遵医嘱。

1.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2mg,睡前服用。

2. 治疗高血压患者,剂量应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理想血压,通常的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每次1mg至5mg,最大剂量可达20mg/日。

副作用

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的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复方制剂的特殊不良反应。只限于此前报道过的氯沙坦钾和/或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这一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和安慰剂相似。中断治疗的百分比也和安慰剂相仿。

一般说来,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的耐受性良好。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是轻微和短暂的,不需要中断治疗。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中,头晕是唯一被报道与药物相关且发生率大于1%或以上并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上市后发现的其它不良反应:过敏:氯沙坦治疗的患者中很少有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和声门水肿导致呼吸道堵塞和/或脸、唇、咽和/或舌的肿胀)的报道 ;这其中的一些患者曾因服用其它药物(如ACE抑制剂)而出现过血管性水肿。血管炎,包括亨诺赫-舍恩莱因紫癜,在氯沙坦治疗中也鲜有报道。消化道:肝炎在氯沙坦治疗的患者中罕有报道,腹泻。呼吸道:有报道氯沙坦引起咳嗽。皮肤:荨麻疹。实验室发现:在临床对照试验中,临床上重要的标准实验室指标发生临床重要改变很少与应用本品有关。有0.7%的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血钾>5.5mEq/L),但在这些试验中,无需因此停用本品。极少发生ALT升高,停用本品后通常恢复。以下为氯沙坦和氢氯噻嗪单独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因此也可能是本品的潜在不良反应:氯沙坦:皮疹、与剂量有关的体位性低血压、腹痛、虚弱/疲劳、胸痛、浮肿/肿胀、心悸、心动过速、消化不良、恶心、背痛、肌肉痉挛、头痛、失眠、咳嗽、鼻充血、咽炎、窦失调、上呼吸道感染、偏头痛、肝功能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肌痛、关节痛、瘙痒。氢氯噻嗪:厌食、消化道刺激、恶心、呕吐、痉挛、腹泻、便秘、黄疸(肝内胆汁於积性黄疸)、胰腺炎、涎腺炎、眩晕、感觉异常、头痛、黄视症、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紫癜、光敏感、发热、坏死性血管炎(脉管炎)(皮肤血管炎)、呼吸窘迫(包括肺炎和肺水肿)、毒性表皮坏死松懈、高血糖、糖尿、高尿酸血症、电解质失衡包括低血钠和高血钾、肾功能障碍、间质性肾炎、肾衰竭、肌肉痉挛、虚弱、不安、瞬时视觉模糊。

1. 良性前列腺增生

6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拉唑嗪和空白对照临床试验表明特拉唑嗪1~20mg,每日1次,不良反应发生率至少为1%,并高于空白对照组,或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包括无力、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瞌睡、鼻充血/鼻炎和阳痿。特拉唑嗪组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表1)。在治疗的最初7天并且包括各给药间期,发生低血压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最大。

表1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空白-对照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事件通常是短暂的和轻度或中度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必须中断治疗。在空白-对照试验中,由于不良反应过早中断治疗的比例在空白和特拉唑嗪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 高血压

4项特拉唑嗪空白对照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表明,特拉唑嗪1~40mg,每日一次,单方电与其他降压药的合用,特拉唑嗪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多的不良反应有无力、视觉模糊、头晕、鼻充血、恶心、外周水肿、心悸和嗜眠。

在对照或公开的短期或长期临床试验中,1987例服药病人中至少有1%病人发生的或者在上市后有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反应:胸痛、面部水肿、发烧、腹痛、颈痛、肩痛;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血管舒张;消化系统:便秘、腹泻、口干、消化不良、肠胃气胀、呕吐;代谢/营养障碍:痛风;肌肉与骨骼系统:关节痛、关节炎、关节病、肌痛;神经系统:焦虑、失眠;呼吸系统:支气管炎、感冒症状、鼻出血、流感症状、咳嗽加重、咽炎、鼻炎;皮肤及其附件:瘙痒、皮疹、出汗;特殊感觉:视觉异常、结膜炎、耳鸣;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失禁(主要在绝经后妇女中见到)、尿道感染。

上市后显示,偶有病人过敏,也有阴茎异常勃起的报导。

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或中度的,但有时是严重的,必须中断治疗。

禁忌

1.对本产品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2.无尿患者。3.对其它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对特拉唑嗪过敏者禁用本品。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特拉唑嗪。

性状

本品为黄色椭圆形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注意事项

氯沙坦-氢氯噻嗪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见不良反应)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见用法用量)。氯沙坦肾功能不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导致肾功能的变化,已报道有个别敏感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特别在一些肾功能依赖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病中,如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异常的病人)。有些病人在停止治疗后,肾功能改变可以逆转。已报道,一些有严重肾病或接受肾移植的病人,在用氯沙坦钾治疗时,有贫血发生。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或独肾的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其它药物可以引起血浆中尿素和肌酐升高 ;氯沙坦也报道有类似的作用。这些肾功能的改变可因停药而逆转。氢氯噻嗪低血压和电解质失衡:

和其它所有抗高血压治疗一样,部分患者可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在并发腹泻或呕吐时,应观察患者有无水或电解质失衡的临床征象,如血容量不足、低钠血症、低血氯性碱中毒、低镁血症或低钾血症。应定期进行血电解质的检查。对代谢和内分泌的影响:噻嗪类药物治疗会降低糖耐量。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包括胰岛素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噻嗪类药物可减少尿钙排泄,并引起间歇性的血钙轻度升高。显著的高钙血症可能是隐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因此在进行甲状旁腺功能测定前应停用噻嗪类药物。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与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有关。嗪类药物治疗可能促发某些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因为氯沙坦能降低尿酸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可以减轻利尿剂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其他:无论患者有无过敏或支气管哮喘的病史,服用噻嗪类药物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使噻嗪类药物加重或激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已有报道。反兴奋剂检查本品中含有氢氯噻嗪,氢氯噻嗪会使反兴奋剂检查结果呈阳性。本品运动员慎用。

1.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和BPH引起许多相同的症状。这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所以认为患有 BPH的病人应在用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之前进行检查以排除前列腺癌存在的可能性。

2.直立性低血压

尽管晕厥是特拉唑嗪最严重的直立性作用,但更常见其他低血压症状,如头晕、心悸并且在高血压的临床试验中,28%的病人出现该症状。在BPH试验中,21%的病人有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的经历:头晕、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和眩晕。

应当告知病人本品可能导致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在开始治疗时,并且在在首次给药后12小时、增加剂量后或中断治疗后又重新开始使用时,避免驾车或危险作业。当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当建议病人坐下或躺下,尽管这些症状并非总是直立性的,并且当病人从坐位或卧位站起来时也应小心。如果头昏、头晕或心悸症状令人感到不舒服,应当告诉医生,以便考虑调整剂量。

3.应当告知病人,用特拉唑嗪治疗可能出现睡意或困倦症状,必须驾车或操作重型机器的人应当小心。

4.应当告知病人,用盐酸特拉唑嗪或其它类似仰卧治疗可能导致阴茎异常勃起。病人应该知道,该反应是相当少的,但如果没有及时引起医生的注意,它可能导致永久性勃起机能障碍(阳萎)。

5. 实验室试验

在对照性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特拉唑嗪使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白细胞、总蛋白质量和白蛋白略减少,但在统计学上是明显的。这提示特拉唑嗪具有使血液稀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