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列净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恩格列净片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规格

10mg

3ml:300单位(畅充)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H20170351

国药准字J20190017
说明
适应症

1、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1)单药治疗: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3)与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当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盐酸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用药限制:本品不建议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1)本品的推荐剂量是早晨10mg,每日一次,空腹或进食后给药。在耐受本品的患者中,剂量可以增加至25mg(参见[临床试验])。

(2)在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中,建议开始使用本品前对血容量不足进行纠正(参见[注意事项])。

2、肾损害患者:

(1)开始使用本品前建议评估肾功能,之后应定期评估。

(2)eGFR低于45mL/min/1.73m2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

(3)eGFR高于或等于45mL/min/1.73m2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4)如果eGFR持续低于45mL/min/1.73m2,应停用本品(参见[注意事项])。

3、肝损害患者:肝损害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恩格列净暴露增加。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建议该部分人群使用。

用量

本品为可溶性胰岛素产品,含有基础德谷胰岛素和速效餐时门冬胰岛素。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随主餐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在进行每日一次给药时,如需要,可改变给药时间,只要本品随最大一餐给药即可。

包括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内,胰岛素类似物的效价均以单位表示。一(1)单位本品相当于1国际单位人胰岛素、1单位甘精胰岛素、1单位地特胰岛素或1单位双相门冬胰岛素。

本品可单独给药,也可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或与餐时胰岛素联合使用(参见[临床试验])。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药。建议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如果患者的体力活动增多、常规饮食改变或伴随其他疾病,则需调整剂量。

给药时间的灵活性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灵活变动胰岛素的给药时间,只要随主餐给药即可。

如果忘记给药,建议在当天下一次主餐时补充漏掉的剂量,此后恢复平时的给药方案。患者不得为了弥补遗漏剂量而进行额外给药。

起始治疗

推荐的每日总起始剂量为10单位,餐时给药,随后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

从其他胰岛素药品的转换使用

改用本品期间及后续数周内建议密切监测血糖。可能需要调整联合使用的速效或短效胰岛素药品或其他伴随的抗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

从每日一次基础或预混胰岛素治疗进行转换的患者,可等剂量转换为每日一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其总剂量与患者此前每日胰岛素总剂量相同。

从每日一次以上基础或预混胰岛素治疗进行转换的患者,可等剂量转换为每日两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其总剂量与患者此前每日胰岛素总剂量相同。

患者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则剂量的转换需要基于个体需要进行。通常患者以相同单位数量的基础胰岛素剂量开始治疗。

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65岁)

老年患者可使用本品。应强化血糖监测,并进行个体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

肾功能和肝功能损害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用于肾功能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并进行个体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参见[药代动力学])。

给药方法

本品仅供皮下注射使用。

本品不得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

本品不得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给药可能改变药物吸收。

本品不得在胰岛素输注泵中使用。

不得使用注射器从预填充注射笔的笔芯吸取本品进行注射给药。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于腹壁、上臂或大腿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应始终在相同区域内轮换,以降低脂肪代谢障碍的风险。

应指示患者始终使用新的针头。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的重复使用会增加针头堵塞的风险,这可以导致给药剂量不足或用药过量。如果针头堵塞,患者应按照随附的包装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进行处理(参见使用、操作和处理说明)。

本品装于笔芯?(Penfill?)内,与诺和诺德胰岛素给药装置和诺和针? 注射针头配合使用。

使用、操作和处理说明

该笔芯?(Penfill?)应与诺和诺德给药装置(重复使用注射笔,不包含在本包装内)和诺和针? 配合使用。

务必遵守给药装置随附的操作指南。

笔芯?(Penfill?)仅供一人专用。笔芯不得再灌装。

如注射液不呈澄清和无色,切勿使用。

本品冷冻后不得使用。

每次应使用新针头。针头不得重复使用。每次注射后,患者应丢弃针头。

如针头堵塞,患者应按照随附的包装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进行处理。

按照当地法规对废弃物进行处置。

详细的使用说明请参见操作指南。

副作用

以下重要不良反应同时请参见[注意事项]:

1、低血压。

2、酮症酸中毒。

3、急性肾损伤及肾功能损害。

4、尿脓毒症和肾盂肾炎。

5、合用胰岛素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相关低血糖。

6、生殖器真菌感染。

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安全性特征总结

治疗期间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参见下文的“部分不良反应的描述”)。

不良反应列表

下列不良反应基于临床试验数据,并依照MedDRA系统器官分类予以归类。频率类别依据下列惯例进行定义: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以及未知(不能根据现有数据予以估计)。

部分不良反应的描述

免疫系统异常

胰岛素制剂可能会引发变态反应。胰岛素本身或其辅料引起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本品治疗很少报告超敏反应(表现为唇舌肿胀、腹泻、恶心、疲劳和瘙痒)和荨麻疹。

低血糖

如果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则可能会发生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可能会引起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并且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暂时或永久性受损,甚至造成死亡。低血糖症状通常突然发生,包括冷汗、皮肤冰凉和苍白、疲劳、紧张不安或颤抖、焦虑、异常疲倦或虚弱、意识错乱、难以集中注意力、嗜睡、极度饥饿、视力变化、头痛、恶心和心悸。

脂肪代谢障碍

注射部位可能会发生脂肪代谢障碍(包括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在特定注射区域持续轮换注射部位有助于降低这些反应的风险。

注射部位反应

已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发生注射部位反应(包括注射部位血肿、疼痛、出血、红斑、结节、肿胀、变色、瘙痒、热感和注射部位肿块)。这些反应通常为轻度和一过性,并且通常在继续治疗期间消退。

体重增加

使用本品在内的胰岛素产品治疗,可发生胰岛素合成代谢作用所致的体重增加。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患者体重平均增加1.6kg。

外周水肿

包括本品在内的胰岛素可能引起钠潴留和水肿。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1.8%的患者发生了外周水肿。

免疫原性

与所有治疗用蛋白类产品一样,胰岛素治疗可能引起抗胰岛素抗体形成。抗体形成检测高度依赖于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且可能受若干因素影响,例如分析方法学、样本处理、样本采集时间、合并用药和基础疾病。出于上述原因,本品抗体阳性率与其他研究中的抗体阳性率或其他产品抗体阳性率之间的比较可能会引起误解。

门冬胰岛素抗体

既往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在接受本品每日1次治疗的患者中,12.5%的患者在研究期间至少检出一次抗门冬胰岛素抗体阳性,其中9.1%的患者基线时即为阳性。在既往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一项为期26周的研究显示,在接受本品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中,21.5%的患者在研究期间至少检出一次抗门冬胰岛素抗体阳性,其中15.4%的患者基线时即为阳性。

德谷胰岛素抗体

一项在既往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26周研究显示,在接受本品每日1次治疗的患者中,5.3%的患者在基线时抗德谷胰岛素抗体阳性,15.5%的患者在研究期间至少有一次检出抗德谷胰岛素抗体形成。一项在既往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26周研究显示,在接受本品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中,52.5%的患者在基线时抗德谷胰岛素抗体阳性,6.7%的患者在研究期间至少有一次检出抗德谷胰岛素抗体形成。在临床试验中,抗德谷胰岛素抗体阳性的患者中99.4%~100%也呈现抗人胰岛素抗体阳性。

其他特殊人群

根据临床试验获得的结果,未提示在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或肝功能损害患者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频率、类型和严重程度与一般人群的广泛用药经验存在差异。

禁忌:

对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或本品中任何辅料过敏者。

注意事项:

低血糖

漏餐或无计划的剧烈体育运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如果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则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

如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极大改善(例如: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低血糖的常见先兆征象可能会改变,须相应告知这些患者。长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先兆征象可能会消失。

伴随疾病,特别是感染和发热,通常可增加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肾脏、肝脏的伴随疾病或累及肾上腺、垂体或甲状腺的疾病,可能需要改变胰岛素剂量。

与其他基础胰岛素药品或胰岛素药品一样,本品的长效作用可能会延迟低血糖的恢复。

高血糖

重度高血糖建议给予速效胰岛素。

需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如给药剂量不足和/或终止治疗可能会引起高血糖,并且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外,伴随疾病(特别是感染)可能会引起高血糖,从而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

通常,高血糖的最初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出现。这些症状包括口渴、尿频、恶心、呕吐、嗜睡、皮肤干燥潮红、口干、食欲减退以及呼气丙酮味。在某些情况下,未经治疗的高血糖事件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可能危及生命。

从其他胰岛素药品改用本品

患者改用不同类型、品牌或生产商的胰岛素必须在严密的医疗监测下进行,可能需要更改剂量。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

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已有心力衰竭事件的报告,特别是具有心力衰竭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果考虑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本品联合使用,应予以注意。如采用联合用药,应观察患者心力衰竭、体重增加和水肿的体征及症状。如发生心脏症状的加重,应停止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眼部异常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突然改善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暂时恶化,而血糖控制的长期改善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

避免用药错误

务必指导患者在每次注射前检查胰岛素标签,以免不慎将本品与其他胰岛素药品相互混淆。

患者必须确认注射笔的剂量计数器上调定的单位。因此,自行注射的患者必须能阅读注射笔上的剂量计数器。务必指导盲人或视力不佳的患者向其他视力良好并接受过胰岛素装置使用培训的人员获取帮助。

如果针头堵塞,患者应按照随附的包装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进行处理(参见使用、操作和处理说明)。

低钾血症

包括本品在内的所有胰岛素药品均会引起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可能导致低钾血症。未经治疗的低钾血症可能引起呼吸麻痹、室性心律失常和死亡。如果提示患者有低钾血症的风险(例如使用可降低血钾的药物,使用对血清钾离子浓度敏感药物的患者),应监测钾离子水平。

每剂本品含不足1mmol钠(23mg),即基本上“无钠”。

运动员慎用

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本品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没有影响或其影响可忽略。

但是,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可能会受到低血糖的影响。在这些能力特别重要的情况下(如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时),可能会存在风险。

应告知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在驾驶时发生低血糖。这对于低血糖先兆征象已减少或对于先兆征象的感知缺失或者低血糖频繁发作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这些情况下应考虑是否适合驾驶。

配伍禁忌

本药品不得与任何其他药品混合。

添加到本品中的物质可能导致德谷胰岛素和/或门冬胰岛素的降解。

本品不得添加到输注液体中。

禁忌

1、对本品有严重超敏反应病史。

2、重度肾损害、终末期肾脏病或透析。

尚不明确

成分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恩格列净。

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采用重组 DNA 技术,利用酿酒酵母制成)。1ml 溶液含有1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其比值为 70/30(相当于 2.56mg 德谷胰岛素和 1.05mg 门冬胰岛素)。每支笔芯装有 3ml 溶液,含有 3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化学名称:赖氨酸 B29(Nε-羧基十五烷酰-γ-谷氨酰)去(B30)人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74H411N65O81S6

分子量:6103.97

门冬胰岛素化学名称:AspB28 人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56H381N65O79S6

分子量:5825.63

辅料:甘油、间甲酚、苯酚、氯化钠、醋酸锌、盐酸(用于调节 pH 值)、氢氧化钠(用于调节 pH值)、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本品应为无色液体,无浑浊,基本不含微粒物质。

注意事项

1、低血压:

本品可引起血容量下降。使用本品后可能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参见[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损害患者、老年人、收缩压较低的患者和接受利尿剂的患者。开始使用本品前,应评估血容量下降情况,如有血容量下降,应纠正容量状态。开始治疗后,应监测低血压的体征和症状,如遇预期可发生血容量下降的临床情况,应增加监测。

2、酮症酸中毒:

(1)在接受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上市后监测中曾报告酮症酸中毒,这是一种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服用本品的患者中已有报告酮症酸中毒致死性病例。本品不适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

(2)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如出现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致的体征和症状,无论血糖水平如何,均应评估酮症酸中毒情况。因为即使血糖水平低于250mg/dL,本品相关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存在。如果怀疑是酮症酸中毒,应停用本品,对患者进行评价,并应及时开始治疗。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可能需要胰岛素、输液和糖类置换。

(3)在许多上市后报告中,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酮症酸中毒,并可能延迟治疗,因为其血糖水平低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预期的血糖水平(通常低于250mg/dL)。疾病呈现的体征和症状与脱水和重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致,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和呼吸急促。在部分病例,但不是全部病例中,确认了酮症酸中毒的易感因素,如胰岛素剂量降低、急性发热性疾病、因疾病或手术而减少热量摄入、提示胰岛素缺乏的胰腺疾病(如,1型糖尿病、胰腺炎或胰腺手术史)和酗酒。

(4)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考虑患者病史中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易感因素,包括胰腺胰岛素因任何原因而分泌不足、热量限制和酗酒。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如发生已知易感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情况(如,因急性疾病或手术而长期禁食),应考虑监测酮症酸中毒情况,并暂时停用本品。

3、急性肾损伤及肾功能损害:

(1)本品可引起血容量下降,并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参见[不良反应])。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上市后报告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有些需要住院及透析;有些报告为65岁以下的患者。

(2)在开始使用本品之前,须考虑可能使患者容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因素,包括低血容量、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伴随用药(利尿剂、ACE抑制剂、ARB、NSAID)。若经口摄入减少(例如急性疾病或禁食)或存在液体丢失(例如胃肠道疾病或高温暴晒),须考虑暂时停用本品;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如果出现急性肾损伤,则立即停用本品,并开始治疗。

(3)本品可增加血清肌酐,并降低eGFR。低血容量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这些改变。在开始使用本品后,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参见[不良反应])。开始使用本品前应评价肾功能,之后应定期监测。建议对eGFR小于60mL/min/1.73m2的患者进行更频繁的肾功能监测。eGFR持续小于45mL/min/1.73m2时,不建议使用本品,eGFR小于30mL/min/1.73m2的患者禁用本品(参见[用法用量],[禁忌])。

4、尿脓毒症和肾盂肾炎:

SGLT2抑制剂(包括恩格列净)上市后监测中已经有报告患者发生严重尿路感染,包括尿脓毒症和需要住院治疗的肾盂肾炎。SGLT2抑制剂治疗可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如有指征,应评价患者尿路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及时给予治疗(参见[不良反应])。

5、联合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相关低血糖:

已知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可导致低血糖。当本品与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时,低血糖风险增加(参见[不良反应])。因此,当与本品联合使用时,可能需要降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风险。

6、生殖器真菌感染:

本品可增加生殖器真菌感染风险(参见[不良反应])。有慢性或复发性生殖器真菌感染病史的患者更可能发生真菌性生殖器感染。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治疗。

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本品治疗可发生LDL-C升高(参见[不良反应])。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和治疗。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期

①根据动物数据显示存在肾脏不良反应,不建议在妊娠中期及晚期使用本品。

②妊娠妇女使用本品的数据有限,不足以确定与药物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及流产风险。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对母亲及胎儿造成风险。

③在HbA1c>7%的孕前糖尿病女性患者中,估计重大出生缺陷背景风险为6-10%,在HbA1c>10%的女性中高达20-25%。适用人群的估计流产背景风险未知。在美国普通人群中,临床认识到的妊娠中估计重大出生缺陷及流产背景风险分别约为2-4%和15-20%。

④疾病相关母体和/或胚胎/胎儿风险: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增加母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先兆子痫、自然流产、早产、死产及分娩并发症的风险。糖尿病控制不佳会增加胎儿出现重大出生缺陷、死产及巨大儿相关发病的风险。

(2)哺乳期

①没有本品是否会随人类乳汁分泌、本品对哺乳期婴儿的影响或对乳汁生成的影响的信息。恩格列净可随哺乳大鼠的乳汁分泌。由于人类肾脏成熟是在子宫内和生后前2年内(可能发生哺乳期暴露)完成的,因此可能对人类肾脏发育造成风险。

②由于接受本品的哺乳期婴儿有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应告知女性,不建议在哺乳期使用本品。

9、儿童用药:尚未建立本品在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0、老年用药:不建议根据年龄进行本品剂量调整。在评估恩格列净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疗效的研究中,接受恩格列净治疗的患者共有2721例(32%)≥65岁,491例(6%)≥75岁。预期本品在肾损害的老年患者中的降血糖疗效降低。接受安慰剂、恩格列净10mg和恩格列净25mg的75岁及75岁以上患者中血容量不足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至2.1%、2.3%和4.4%。安慰剂组、恩格列净10mg组和恩格列净25mg组的75岁及75岁以上患者中尿路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至10.5%、15.7%和15.1%(参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11、药物过量:如果发生本品用药过量,联系中毒控制中心。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提示,采取常用支持性措施(如,去除胃肠道内未吸收的药物,进行临床监测和开始支持性治疗)。目前尚未研究通过血液透析去除恩格列净。

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