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

西沙必利片

规格

每片含沙格列汀2.5mg与盐酸二甲双胍1000mg

5mg(按C23H29ClFN3O4计算)
生产企业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20171051

国药准字H20020345
说明
适应症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

1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道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与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的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为恢复结肠的推进性运动,作为慢性便秘病人的长期治疗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 应根据患者当前的治疗方案,治疗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晚餐时给药,每日一次,逐渐进行剂量调整,以减轻二甲双胍相关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口服,成人根据病情一日总量15~40mg,分2~4次。

1 病情一般:一次5mg,一日3次;

2 病情严重:(胃轻瘫、食管炎、顽固性便秘)一次10mg,一日3次,或一次10mg,一日4次,三餐前及就寝前。或一次20mg,一日2次,早餐前及就寝前;

3 食管炎的维持治疗:一次10mg,一日2次(早餐前和就寝前)或一次20mg,一日1次(就寝前),对病情严重者剂量可加倍;

4 治疗上消化道功能紊乱,至少应在餐前15分钟及就寝前适当的时间与某些饮料一起服用;

5 治疗便秘,每日总药量宜分二次服用。有关用药剂量、每日服用次数、疗程及是否需要维持治疗(每日1次足够)等个体间差异较大,一般一周内症状可得到改善,但对于严重便秘者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能需2~3个月

副作用

临床试验经验 由于各个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一个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率不能直接与另一个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该发生率也不能反映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缓释剂安慰剂对照单药治疗试验中,二甲双胍治疗受试者中报告率>5%的腹泻及恶心/呕吐比安慰剂治疗组更常见(腹泻9.6%比2.6%,恶心/呕吐6.5%比1.5%),有0.6%的二甲双胍缓释剂治疗受试者因腹泻而停用研究药。

1 偶见瞬时性腹部痉挛、腹鸣和腹泻,可减半剂量; 2 偶有过敏、轻度短暂的头痛或头晕以及与剂量相关的尿频的报道; 3 罕见可逆性肝功能异常,可伴或不伴胆汁郁积; 4 男性乳房女性化和乳溢,大规模监测研究发生率(<0.1%)未超过普通人群的常见值,停药后可逆。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5 罕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即惊厥性癫痫、锥体外系反应和尿频

禁忌

本品(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严禁用于下列患者 肾功能不全(如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男性)。≥1.4ml/dL(女性);或肌酐清除率异常),也可能由心血管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及败血症等疾病引起 对盐酸二甲双胍有超敏反应 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本品或沙格列汀有严重超敏反应史(列入速发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或剥脱性皮肤损害)

1 已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 胃肠出血、阻塞或穿孔者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沙格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

本品主要成份为:西沙必利。其化学名为顺式-4-氨基-5-氯-N-[1-[3-(4-氟苯氧基)丙基]-3-甲氧-4吡啶基]-2-甲氧苯胺。分子式:C23H29ClFN3O4分子量:465.95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至浅黄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白色片剂

注意事项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型酸中毒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代谢并发症,可有本品治疗期间二甲双胍蓄积引发,如果发生乳酸型酸中毒,约50%的病例会导致死亡结果。乳酸性酸中毒还可与一些病理生理情况伴随发生,包括糖尿病,或明显的组织灌注不足和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的特定是血乳酸盐浓度升高(>5mmol/L)、血pH降低、电解质紊乱伴阴离子间隙增加、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

1 因胃肠道运动增加可造成危害的病人,必须慎用; 2 在肝、肾功能不全时,建议开始日用量减半; 3 本品对服用其他药物和本来就有心血管疾病或患心律失常的病人易发生Q-T间期延长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故必须谨慎使用; 4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尽管在动物不影响胚胎形成,无原始的胚胎毒性,也无致畸作用,但若在妊娠期,尤其是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应权衡利弊使用。2.尽管经乳汁排泄的量很少,仍建议哺乳母亲禁用; 5 儿童用药:小于34周的早产儿应慎用; 6 老人用药:在老年人,由于中度延长了清除半衰期,稳态血浆浓度一般会增高,故治疗剂量应酌减;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

小于34周的早产儿应慎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尽管在动物不影响胚胎形成,无原始的胚胎毒性,也无致畸作用,但若在 妊娠期,尤其是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应权衡利弊使用。 2.尽管经乳汁排泄的量很少,仍建议哺乳母亲勿用。

老人注意事项:

在老年人,由于中度延长了清除半衰期,稳态血浆浓度一般会增高,故治疗 剂量应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