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吡美莫司乳膏

卤米松乳膏

规格

1%*15g

5mg*10g
生产企业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20170004

国药准字H20173186
说明
适应症

适用于无免疫受损的2岁及2岁以上轻度至中度异位性皮炎(湿疹)患者,短期治疗疾病的体征和症状。长期间歇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

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钱币状皮炎和寻常型银屑病。

用法用量

在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期,在受累皮肤局部涂一薄层吡美莫司乳膏,每日两次。本品可用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包括头面部、颈部 和擦破的部位。长期应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异位性皮炎(湿疹)时,应在出现异位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的早期开始使用,以防止病情加重。停药后若症状和体征再次 出现,应尽早重新用药。本品对每日用药量、用药面积或治疗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以薄层涂于患处,依症状每日一至二次,并缓和地摩擦;如有需要,可用多孔绷带包扎患处,通常毋需用密封的包扎。药效欠佳者或较顽固的患者,可改用短时的密封包扎以增强疗效。对于慢性皮肤疾患(如银屑病或慢性湿疹),使用卤米松乳膏时不应突然停用,应交替换用润肤剂或药效较弱的另一种皮质类固醇,逐渐减少本品用药剂量。

副作用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局部用药反应。研究显示,接受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组中19%出现了局部用药反应,而使用本品赋形剂和/或局部皮质激素的对照组中有16%出现了局部用药反应。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一般为轻度或中度,持续时间短。其它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皮肤感染,如毛囊炎。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病情和皮肤感染加重,如脓疱性皮炎、单纯疱疹、单纯疱疹性皮炎、传染性软疣、疣以及疖。

偶发:用药部位刺激性症状,如烧灼感、瘙痒。罕见:皮肤干燥、红斑、皮肤萎缩、毛囊炎、痤疮或脓 ,如已发生严重的刺激性或过敏症状,应终止治疗。已报道局部用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接触性过敏、皮肤色素沉着或继发性感染。此外,尤其在长期使用,或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用于例如面部、腋下等通透性高的皮肤部位,可能发生萎缩纹、萎缩性变化、出血、口周皮炎或玫瑰痤疮样皮炎、毛细血管扩张、紫癜、或激素性痤疮。当大面积外用或使用密封性包扎(尤其用于新生儿或幼儿)时,皮质类固醇进入血液循环能产生全身性作用(特别是肾上腺功能暂时性抑制),在停用卤米松乳膏后,这些作用消失,但是突然停药,可继发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禁忌

对吡美莫司或其它聚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对任何一种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1.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2.细菌和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脓皮病、接种疫苗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真菌性皮肤病、梅毒性皮肤病变、皮肤结核病、玫瑰痤疮、口周皮炎、寻常痤疮患者。

成分

主要成份为吡美莫司,分子式为C43H68NO11CI分子量为810.47每克1%爱宁达乳膏含10mg吡美莫司,赋形剂为白色,含苯甲醇、十六醇、柠檬酸、单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醇、丙二醇、十八烷基硫酸钠、氢氧化钠、十八醇、甘油三酯和水。

主要成份为卤米松一水合物。

性状

本品为白色乳膏。

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

注意事项

吡美莫司乳膏不能用于急性皮肤病毒感染部位。如有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应考虑适当的抗微生物治疗。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之前,应停止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可能引起局部轻度和一过性反应,如发热和/或烧灼感。如果用药局部反应严重,应及时就医。

无论患者的年龄,均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密封性包扎应限于短期和小面积皮肤。如特殊需要大剂量使用卤米松乳膏,或应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长期使用,应对患者进行定时的医疗检查。本品应慎用于面部或擦烂的部位(例如腋间部位),且只能短期使用。尚未见报道全身性不良反应,例如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然而根据医学基本理论,不排除这种危险性。在以下条件使用本品时,如:大面积的皮肤上使用密封包扎时(尤其是在儿科),如果用药皮肤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加以合适的抗菌药治疗。本品不能与眼结膜或粘膜接触。皮质类固醇能掩盖卤米松乳膏中某一成分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应告诫患者本药品只能使用于本人当前的皮肤病,不能给其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