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1%*15g |
0.05%:1%*10g |
生产企业 | ||
批准文号 |
H20170004 |
H20150604 |
说明 | ||
适应症 |
适用于无免疫受损的2岁及2岁以上轻度至中度异位性皮炎(湿疹)患者,短期治疗疾病的体征和症状。长期间歇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 |
用于已并发有三氯生敏感细菌继发感染,而皮质类固醇又有疗效的各种类型和各个部位的炎性皮肤病,例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皮肤擦烂及皮肤霉菌病,都是以急性炎症为主要特征者。 |
用法用量 |
在症状和体征的持续期,在受累皮肤局部涂一薄层吡美莫司乳膏,每日两次。本品可用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包括头面部、颈部 和擦破的部位。长期应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异位性皮炎(湿疹)时,应在出现异位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的早期开始使用,以防止病情加重。停药后若症状和体征再次 出现,应尽早重新用药。本品对每日用药量、用药面积或治疗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应将乳膏每日1-2次涂敷于患处,使呈一薄层,可以加上轻轻揉擦。毋需在其外加上保护性包扎。因为已存在皮肤感染,不应施加封闭性包扎。 |
副作用 |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局部用药反应。研究显示,接受吡美莫司乳膏治疗组中19%出现了局部用药反应,而使用本品赋形剂和/或局部皮质激素的对照组中有16%出现了局部用药反应。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一般为轻度或中度,持续时间短。其它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皮肤感染,如毛囊炎。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病情和皮肤感染加重,如脓疱性皮炎、单纯疱疹、单纯疱疹性皮炎、传染性软疣、疣以及疖。 |
偶发:敷用部位刺激性症状,如烧灼感、瘙痒。罕见:皮肤干燥、红斑、皮肤萎缩、三氯生可能引致接触性过敏反应,如已发生严重的刺激性或过敏症状,应终止治疗。曾报道的外用糖皮质激素所致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接触性过敏反应、皮肤色素沉着或继发性感染,特别是在长时间敷用后,或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用于面部、腋下等皮肤通透性非常高的部位,可能发生皮下出血、唇周皮炎或红斑痤疮样皮炎、类固醇性痤疮、环纹斑、毛细血管炎或紫癜。当大面积敷用,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长时间地敷用时,有可能发生类固醇激素的全身性作用:抑制皮质类固醇的内源性合成,导致皮质激素亢进症状,如浮肿、萎缩纹、隐性糖尿病出现、骨质疏松症或儿童发育不全。 |
禁忌 |
对吡美莫司或其它聚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对任何一种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
皮肤的病毒感染(如水痘、种牛痘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皮肤梅毒病变、皮肤结核病、红斑痤疮、口周皮炎、寻常痤疮、敷于有溃疡的部位、眼睛及眼周部位的应用 ;对于卤米松三氯生及其本品复方制剂中其他组分已知过敏者,由于三氯生所诱发的高敏性反应可能为皮质类固醇所掩盖。如耳鼓膜疑似或已确认穿孔,不能将乳膏用于外耳道。 |
成分 |
主要成份为吡美莫司,分子式为C43H68NO11CI分子量为810.47每克1%爱宁达乳膏含10mg吡美莫司,赋形剂为白色,含苯甲醇、十六醇、柠檬酸、单甘油酯和甘油二酯、油醇、丙二醇、十八烷基硫酸钠、氢氧化钠、十八醇、甘油三酯和水。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1克乳膏含:活性物质:卤米松一水化合物0.5毫克,三氯生10毫克。赋形剂:月桂基硫酸酯,丙烯甘油,加至1克。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乳膏。 |
本品为白色乳膏。 |
注意事项 |
吡美莫司乳膏不能用于急性皮肤病毒感染部位。如有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应考虑适当的抗微生物治疗。在感染得到充分控制之前,应停止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可能引起局部轻度和一过性反应,如发热和/或烧灼感。如果用药局部反应严重,应及时就医。 |
无论患者年龄大小,均应避免本药的长时期连续性治疗。如在可能条件下,连续性治疗不应超过2-3周。对于特殊病例,如果需将乳膏大剂量敷用,或涂于大面积皮肤上,应对患者进行经常性的医疗检查。于面部或者擦烂的部位(例如腋下),应该小心地使用本乳膏,只限短期使用。如治疗约1星期仍无改善,必须停止使用 ;此时建议应检定病原菌而改用一个合适的治疗。尚未见关于出现系统性不良反应,诸如对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影响的报道。然而,根据医学基本理论,这种危险性不排除而且特别是在大面积皮肤上,尤其是在儿科患者应用时应注意。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本乳膏,应避免作密封性包扎。本乳膏不能用于那些没有急性炎症的细菌性或霉菌性皮肤病。本乳膏不能和眼结膜或粘膜组织相接触。应该告诫患者本药品只应用以治疗他(或她)的当前皮肤病而不能送给他人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