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

规格

30mg

0.2g
生产企业

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C20160028

国药准字H20020725
说明
适应症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症候群)、吻合口部溃疡。

适用于治疗良性胃溃疡,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

用法用量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30mg。胃溃疡和吻合口溃疡,连续服用八周,十二指肠溃疡需连续服用六周。 反流性食管炎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30mg.连续服用八周。对反复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每日一次,口服15mg。如症状缓解不明显可加量至30mg。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只有在15mg治疗效果不佳或治疗期间复发时才改为30mg口服。 对于维持治疗、高龄者、有肝功能障碍者、肾功能低下的患者,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15mg。

成人每次0.4g(2粒),每日二次,饭前或饭后服。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每次0.4g(2粒),每日二次,疗程4周。

治疗良性胃溃疡:每次0.4g(2粒),每日二次,疗程6~8周。

治疗幽门螺杆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4g(2粒),每日二次,疗程4周;首两周联用克拉霉素0.5g,每日二或三次(每日总剂量1~1.5g)。

副作用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本品批准前临床试验2,214例中,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者342例(占15.4%),上市后药品使用调查的(在审查结束前)6260例中有138倒(占2.2%)出现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罕见,包括皮肤瘙痒、皮疹等;

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胃痛、便秘;

罕有粒细胞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偶见头晕、头痛失眠、味觉异常、罕见震颤;也可出现与雷尼替丁相关的不良反应。

禁忌

(1)对本制剂成份有过敏史者禁用。 (2)正在服用硫酸阿扎那韦的患者(见【药物相互作用】)。

对枸橼酸铋雷尼替丁或其任何组分过敏者禁用。

成分

兰索拉唑。

本品主要成份为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性状

本品为白色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球状颗粒。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微黄色或淡黄棕色颗粒或粉末。

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慎重用药: 1)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症的患者 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导致药物代谢、排泄时间延长) 3)老年患者(见【老年患者用药】) 2、重要的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观察,按其症状使用治疗上所需最小剂量。 2)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期使用经验,建议不要使用本品进行维持治疗。 3)维持治疗仅限于反复发作和复发性反流性食道炎,如果经30mg/日或15mg/日治疗的患者症状长期缓解,减量或停药不会造成复发,应减量至15mg/日或停药。维持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内窥镜检查随诊。 3、其它注意事项 1)有报道在类似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视觉障碍(奥美拉唑)。 2)动物实验研究52周强制喂饲大鼠兰索拉唑,剂量为50mg/kg/日(约为临床用量的100倍),一例大鼠发生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另一项研究24个月强制喂饲大鼠15mg/kg/日以上的兰索拉唑,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发生率增高,5mg/kg/日以上喂饲大鼠,可能出现胃类癌。此外,以兰索拉唑15mg/kg/日以上喂饲雌性大鼠和50mg/kg/日以上喂饲雄性大鼠,大鼠视网膜萎缩发生率升高。但睾丸间质细胞瘤和视网膜萎缩在小鼠致瘤研究和犬、猴的毒性试验中均未发现,因此上述病变认为可能是大鼠所特有。 3)因本药会掩盖胃癌的症状,所以须先排除胃癌,方可给药。 4)对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缺乏长期用药的经验)。 4、药物交付时:PTP包装的药物应从PTP薄板中取出后服用(有报到因误服PTP薄板坚硬的锐角刺入食道粘膜,进而发生穿孔,并发纵隔炎等严重的合并症)。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1.本品可以起粪便色变黑、舌发黑、易于黑便混淆,但停药后消失;

2.本品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不宜超过12周);

3.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25ml/min)不宜使用或禁用

4.胃溃疡患者药前必须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5.与克拉霉素联用时,应注意抗生素的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6.如与抗生素联用后,仍未根除幽门螺杆菌者,应做抗生素耐药试验,必要时更换抗生素;

7.有急性卟啉症病史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