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氢溴酸伏硫西汀片

规格

75mg;150mg(以文拉法辛计)。

5mg(以C18H22N2S计)
生产企业

批准文号

H20160383

H20170382
说明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本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

用法用量

怡诺思?缓释胶囊应该在早晨或晚间一个相对固定时间和食物同时服用,每日一次。胶囊应该整体服下避免分开、压碎、咀嚼或溶解后服用,也可以仔细打开胶囊将内容物放于一勺苹果沙司中,这个药物/食物的混合物应不嚼很快咽下,接着喝一杯水保证完全服下。

本品应口服给药,可以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

本品初始剂量和推荐剂量均为10mg,每日1次。根据患者个体反应进行调整,最低可降低至5mg,每日一次。

抑郁症状缓解后,建议继续接受本品治疗至少6个月,以巩固抗抑郁疗效。

停止治疗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停药时无需逐步减量(参见[药理毒理])。

副作用

按CIOMS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分类,对不良反应列表如下:

非常常见 ≥ 10%

常见: ≥ 1%和[10%

少见: ≥ 0.1%和[ 1%

罕见: ≥ 0.01%和[ 0.1%

非常罕见: [ 0.01%

未知发生率: 从已有的数据中无法估计

身体各系统 不良反应

全身症状

常见: 乏力/疲劳,寒战;

少见: 血管性水肿,光过敏反应;

非常罕见: 过敏反应;

心血管系统

常见: 高血压,血管扩张(多为潮红),心悸;

少见: 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非常罕见: 心电图QT 间期延长,心室纤维性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包括torsade de pointes 综合征);

消化系统

非常常见: 恶心,口干

常见: 食欲下降,便秘,呕吐;

少见: 夜间磨牙,腹泻;

非常罕见: 胰腺炎;

血液和淋巴系统

少见: 瘀斑,出血(粘膜出血),胃肠道出血;

罕见: 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症;

非常罕见: 血液疾病(包括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全血细胞减少);

代谢和营养

常见: 血胆固醇增高,体重减轻;

少见: 肝功能检测异常,低钠血症,体重增加;

罕见: 肝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非常罕见: 血液催乳素增加;

肌肉骨骼

非常罕见: 横纹肌溶解;

神经系统

非常常见: 头痛,头晕

常见: 梦境异常,性欲下降,肌张力增加,失眠,神经质,感觉异常,镇静,震颤,意识模糊状态,嗜睡,人格解体;

少见: 情感淡漠,幻觉,肌阵挛,激越,协调障碍,平衡障碍,晕厥,静坐不能/精神运动性不安,现实感丧失,轻躁狂;

罕见: 惊厥,躁狂发作,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5-羟色胺综合征;

非常罕见: 谵妄;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未知发生率: 自杀意念和行为、眩晕、攻击

呼吸系统

常见: 呵欠;

少见: 呼吸困难;

非常罕见: 肺嗜酸细胞增多症;

皮肤

非常常见: 多汗(包括夜汗);

少见: 皮疹,脱发,血管性水肿;

非常罕见: 多形性红斑,Stevens Johnson 综合征, 瘙痒,荨麻疹;

未知发生率: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特殊感觉

常见: 眼调节异常,瞳孔扩大,视觉障碍(包括视物模糊),耳鸣;

少见: 味觉障碍;

非常罕见: 闭角型青光眼;

泌尿生殖系统

常见: 射精异常,性快感缺失,勃起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多为排尿踌躇),与出血增加或者不规则出血相关(例如,月经过多,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月经失调,尿频;

少见: 异常高潮(女性),尿潴留;

罕见: 尿失禁;

外伤,中毒及术后/手术/操作性并发症

未知发生率: 骨折

文拉法辛被突然停用、剂量降低或逐渐减少时,有报告以下的症状:轻躁狂、焦虑、激越、神经质、意识模糊、失眠或其它睡眠干扰、疲劳、嗜睡、感觉异常、头晕、惊厥、眩晕、头痛、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耳鸣、协调和平衡障碍、震颤、出汗、口干、厌食、腹泻、恶心或呕吐。在上市前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停药反应是轻度的并且无需治疗即可恢复。

儿童患者

总体而言,文拉法辛在儿童/青少年(6-17 岁)中的不良反应与成人相似。例如:可出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血压升高和胆固醇升高。

在儿童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有自杀意念的不良反应发生。另外敌意和自伤的报告也增多,自伤尤见于抑郁症患者。

特别地,还可见以下不良事件:消化不良、腹痛、激越、淤斑、鼻衄和肌痛。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

不良反应通常为轻或中度,出现在开始治疗的前2周。这些不良反应通性反应,一般不会导致停药。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在女性中更常见。

不良反应列表

不良反应发生率表述为: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偶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十分罕见(<1/10000);未知(现有数据无法预估)。

禁忌

禁用于对盐酸文拉法辛或任何赋形剂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同时服用MAOIs 的患者:在停用MAOIs 后至少14 天内不得开始使用文拉法辛,对于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此间期可相应缩短(参考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说明书);停用文拉法辛至少7 天后方可开始以MAOIs 进行治疗。

对本品的活性成分或任一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禁止与非选择性单胺氧化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文拉法辛, 化学名称为:(R/S)-1-[2-(二甲胺)-1-(4-甲氧苯基)乙基]环己醇盐酸盐或 (+)-1-[a-[(二甲胺)甲基]-p-甲氧苯甲基]环己醇盐酸盐。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7H27NO2·HCl,分子量:313.87

本品活性成分为氢溴酸伏硫西汀

化学名称:1-[2-(2,4-二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嗪,氢溴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2N2S,HBr

分子量:379.36

本品含下辅料:(片芯)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淀粉钠(A型)、硬脂酸镁;(薄膜包衣)羟丙甲纤维素、聚乙二醇400、二氧化钛、氧化铁红(5mg)、氧化铁黄(10mg)。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含白色到类白色球形小丸。

黄色,杏仁状薄膜衣片。

注意事项

育龄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采用适当的避孕措施。必须注意所有的抑郁症患者自杀企图的危险。医师处方本品时,应结合对患者的良好管理,给予最小的处方量,以减少发生药物过量的可能。(请参见【儿童用药】和【不良反应】)。在文拉法辛临床试验中,有 0.2%接受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发生癫痫,但全部恢复。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的临床试验中,没有发生过癫痫。如同所有抗抑郁药,有癫痫史的患者使用本品应谨慎。如果患者发生癫痫,应停用本品。如同其它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可能会引起惊厥。有惊厥史的患者应慎用。躁狂/轻症躁狂曾报道于少数使用抗抑郁药 (包括文拉法辛在内)治疗的情绪失常的患者中,如同其它抗抑郁药,对于有躁狂症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文拉法辛。在临床试验中,有3%接受文拉法辛治疗的患者发生皮疹。如果患者出现皮疹、荨麻疹或相关的过敏反应,应告知医师。在整个临床试验中,未见服用文拉法辛的患者有“找药”行为、出现耐受或剂量递增的情况。然而,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药物滥用史的评价,密切随访患者,观察和注意患者误用或滥用怡诺思 缓释胶囊的征兆。文拉法辛和其活性代谢物在中、重度的肾功能损害或肝硬化患者中的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所以,这些患者应慎用本品。如[用法用量]所述,必须使用较小的剂量,或使用文拉法辛速释片。新近有心肌梗死病史或不稳定心脏病患者使用文拉法辛的经验有限,故不能进行评价。这些患者应慎用。1%接受文拉法辛的患者和0.2%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试验中,接受文拉法辛的患者罕有PR、QRS、或 间期的临床意义的变化。使用文拉法辛期间,平均心率增加4次/分。心率的增加在高剂量下更为明显。对于可能由于心率加快而影响健康状况的患者,应慎用。使用高剂量文拉法辛的患者可发生血压升高,这种升高是剂量相关性的。因此使用文拉法辛的患者建议监测血压。使用文拉法辛可能会发生瞳孔扩大,因此对于眼内压升高的患者或患有急性窄角青光眼的患者,应密切监测。文拉法辛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和/或抗利尿激素分泌综合征,特别是低血容量患者或脱水患者,包括老年患者和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服用文拉法辛的患者有可能增加皮肤和粘膜出血的危险性,故在这些部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文拉法辛。尚未确定联合使用文拉法辛和减肥药(包括芬特明)的安全性和疗效。不推荐同时使用文拉法辛和减肥药。单用文拉法辛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不可用于减肥。虽然文拉法辛不影响健康志愿者的精神运动性、识别或复杂行为的能力,但是任何精神作用药物可能损害判断、思考和运动的能力。因此,患者在驾驶车辆和操纵危险的机器时应谨慎。

儿童

尚未确定相关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不建议将本品用于18岁下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参见[儿童用药])。在接受其他抗抑郁药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更为频繁地观察到自杀相关行为(自杀企图和自杀想法)和敌对行为(主要是攻击、对抗行为、愤怒)。

自杀/自杀想法或临床恶化

抑郁症与自杀想法、自残和自杀(自杀相关事件)的风险升高有关。这一风险可持续至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接受治疗的前几周或更长时间内可能无法达到改善,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直至上述临床症状改善。依照常规临床经验,自杀风险在治疗早期可能升高。

己知发生过自杀相关事件的患者或者开始治疗前表现出明显自杀想法的患者出

现自杀想法或自杀企图的风险较高,应在治疗期间予以密切监测。一项抗抑郁药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在25岁以下成人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药后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升高。

应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控,特别是对高风险患者及治疗早期和调整剂量后。应提醒患者(和患者照护者)需要监测临床恶化、自杀行为或想法以及行为的异常变化,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