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廿烷醇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多廿烷醇片

非诺贝特胶囊(Ⅱ)

规格

10mg

0.2g
生产企业

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H20120018

国药准字H20063818
说明
适应症

为降胆固醇药物,适用于Ⅱa(总胆固醇及ldl-c升高)和Ⅱb(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升高)的高脂血症患者。

本品用于治疗成人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脂血症,其降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较胆固醇明显。但本品不能完全代替饮食控制疗法,只能用作在控制饮食基础上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1片,每日3次,饭前服用,根据年龄症状适量酌减。

成人常用量 口服,胶囊一次0.1g,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0.1g,每日1~2次。为减少胃部不适,可与饮食同服;肾功不全及老年患者用药应减量;治疗2个月后无效应停药。

副作用

多廿烷醇非常安全且耐受性极好,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临床及生物化学不良反应。在短期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中,用药剂量5-20mg/日,只有0.1%的患者因不良反应(皮疹)退出实验。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别。在一年的长期临床研究中,多廿烷醇所报导的不良反应轻微、短暂,与空白对照组相似。通过包括6114名患者的上市后调查,确证了上述的结论,只有0.2%的轻微不良反应。

发生率约有2%~15%。胃肠道反应包括腹部不适、腹泻、便秘最常见(约5%);皮疹(2%);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性欲丧失、阳痿、眩晕、失眠(约3%~4%);本品属氯贝丁酸衍生物,有可能引起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发生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合并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并可导致肾衰,但较罕见;在患有肾病综合征及其他肾损害而导致血白蛋白减少的患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约1%);有使胆石增加的趋向,可引起胆囊疾病,乃至需要手术;在治疗初期可引起轻度至中度的血液学改变,如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和白细胞降低等。偶有血氨基转移酶增高,包括丙氨酸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禁忌

尚不明确。

对非诺贝特过敏者禁用;有胆囊疾病史、患胆石症的患者禁用,本品可增加胆固醇向胆汁的排泌,从而引起胆结石。严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的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多廿烷醇,它的主要成份是1-二十八烷醇,另有:1-三十二烷醇、1-三十烷醇、1-二十四烷醇、1-三十四烷醇、1-二十六烷醇、1-二十七烷醇及1-二十九烷醇。

本品主要成份为:非诺贝特。其化学名称为:2-甲基-2-[4(4-氯苯甲酰基)苯氧基]丙酸异丙酯。

性状

本品为淡蓝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类白色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多廿烷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未确定,所以,目前不推荐给儿童用多廿烷醇。

本品对诊断有干扰,服用本品时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氨基转移酶、血钙可能增高;血碱性磷酸酶、g谷氨酰转肽酶及胆红素可能降低。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全血象及血小板计数;肝功能试验;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酸磷酸激酶。如果临床有可疑的肌病的症状(如肌痛、触痛、乏力等)或血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升高,则应停药。在治疗高血脂的同时,还需关注和治疗可引起高血脂的各种原发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等。某些药物也可引起高血脂,如雌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和b阻滞剂等,停药后,则不再需要相应的抗高血脂治疗。饮食疗法始终是治疗高血脂的首要方法,加上锻炼和减轻体重等方式,都将优于任何形式的药物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尚无用于人类的实验数据。 【儿童用药】本品用于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尚无实验研究加以证实,因此本品不能用于儿童。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单剂量口服本品的清除率与成年人相似,但如有肾功能不良时,须适当减少本品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