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6ml:7.68mg;64μg/喷 |
0.1g*24粒 |
生产企业 | 药大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HC20181007 |
国药准字H10930175 |
说明 | ||
适应症 |
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非过敏性鼻炎,预防鼻息内切除后鼻息肉的再生,对症治疗鼻息肉。 |
本品为抗变态反应药。 1、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性治疗。 2、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 3、用于治疗疤痕疙瘩、增生性疤痕。 |
用法用量 |
剂量应个体化。 鼻炎:成人及6岁和6岁以上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一日256μ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次喷入或早晚分二次喷入。即:早晨每个鼻孔内喷入128μ(2×64μg),或早晚两次,每次每个鼻孔内喷入64μg。一日用量超过256μg,未见作用增加。 在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最小剂量。临床试验表明:一些患者每天早晨每个鼻孔喷入32μg作为维持剂量是足够的。 一些患者在开始治疗后5-7小时即可缓解症状,而达到最大疗效通常需要连续数天的治疗(少数患者可能需要2周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因此,治疗季节性鼻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前开始使用。 伴有严重的鼻充血时可能需配合使用缩血管药物。为控制过敏所致的眼部症状有时可能需要同时给予辅助治疗。 治疗或预防鼻息肉:推荐剂量为一日256μg,此剂量可于早晨一次喷入或早晚分二次喷入。在获得预期的临床效果后,减少用量至控制症状所需的最小剂量,以此作为维持剂量。对18岁起的成人,治疗过敏性鼻炎,32μg/喷的剂量无需处方.最多可使用3个月。 |
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1粒(0.1g);儿童每日5mg/kg,分3次服用。 |
副作用 |
约5%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刺激的不良反应。1.常见(1/100)气道:局部刺激、轻微的血性分泌物、鼻出血。2.少见(1/1000):全身:血管性水肿皮肤:荨麻疹、皮疹、皮炎、瘙痒。气道:鼻中隔穿孔和粘膜溃疡。速发或迟发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皮炎、血管性神经水肿和瘙痒已有报道。极少数病人在鼻腔内给予类固醇后出现粘膜溃疡和鼻中隔穿孔。这些不良反应的(类固醇、这些疾病或其它因素)原因尚不清楚。 |
1、肝脏:偶尔出现肝功能异常,需注意观察,可采取减量、停药等适当措施。 2、肾脏:偶尔可能出现BUN、肌酐的增高等,要仔细观察,确认有异常的时候应停止使用并适当处理。 3、泌尿系统:偶见膀胱刺激症状,应停止用药。 4、血液:可有红细胞数和血色素量下降。 5、胃肠:有时发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胃部不适,偶有胃部不消化感。 6、精神神经系统:头痛、嗜睡、偶尔头 重、失眠、头昏、全身疲倦感等症状。 7、过敏反应:皮疹,偶见全身痒等过敏症状,此时应 停药。 8、其它:偶见心悸、浮肿、 面部红晕、鼻出血、口腔炎等症状。 |
禁忌 |
对布地奈德或处方中任一成份有过敏史者。 |
1、孕妇禁用。 2、对本产品成分过敏者禁用。 |
成分 |
本品活性成份为布地奈德。 |
本品主要成份为曲尼司特。 |
性状 |
本品具有在定量阀门系统的密封容器内中的药液为白色或类白色混悬液。 |
本品内容物为浅黄色或浅黄绿色颗粒或粉末。 |
注意事项 |
运动员慎用。 长期使用高剂量,可能发生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作用如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抑制和,或儿童生长迟缓。鼻腔用类固醇对儿童的长期作用尚未建立。使用含皮质澈素的药品可导致生长迟缓。对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酵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无论所用药品为何种剂型,都建议定期监测他们生长状况。如果疑有生长迟缓,应研究调查情况。应权衡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利益和可能抑制生长的风险。 治疗伴有鼻部真菌感染和疱疹的患者应谨慎。 对从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转而使用本品、且疑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的患者,治疗时错慎量。对这些患者,全身性的类固。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 来自孕妇的临床经验有限。与其它糖皮质激素一样,在动物试验中,布地奈德引起各种类型的畸形(腭裂、骨骼畸形)。但是,动物实验的资料与人的关联性尚未显现。在获得更多的经验前,孕妇不应使用本品,除非有特别的考虑。 哺乳期 尚不知布地奈德能否进入母乳。 |
1.服用本品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肝功能异常时,往往伴有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服用本品期间要定期检查血液以观察其转归。 2.本品能阻断过敏反应发生的环节,季节性过敏患者在服用本药时,应在好发季节提前开始服用,直到好发季节结束。 3.本品与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不同,不能迅速减轻急性发作及其症状。 4.激素依赖性患者使用本品时,激素用量应慢慢减少,不可突然停用。 5.本品可与其它平喘药并用,以本品作为基础处方药,有规则地服用。 6.特应性皮炎、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兼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7.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