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3ml:300U/预填充笔SoloStar |
100mg |
生产企业 | 山西兰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J20150062 |
国药准字H14023980 |
说明 | ||
适应症 |
治疗成人糖尿病。 |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
用法用量 |
本品的作用是以单位计的。这些单位是本品专用的,不同于用于表述其它胰岛素类似物作用的国际单位(详见[药理作用]部分)。 本品应在餐前0 - 15分钟内或餐后立即给药。 可按照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联合使用的方案给药,也可联合口服降糖药使用。 本品的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给药 本品应以皮下注射或者持续的皮下泵输注法给药,在腹壁、大腿、三角肌这些部位皮下注射给药或者持续的腹壁输注给药。每次注射时,注射或者输注的部位(腹部、大腿、三角肌)应该不时的轮换。吸收速率和随后的作用开始时间以及作用持续的时间,都可能受注射部位、运动和其它变化而影响。在腹壁进行皮下注射可比在其它部位注射吸收略快(参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注射时应注意不要进入血管中。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患者应正确学习注射技巧。 如果注射装置为冷藏,使用前要室温放置1至2小时,注射冷的胰岛素会增加疼痛。 |
1.成人常用量 口服。① 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时1次。② 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③ 抑制血小板聚集则应用小剂量,如每日80g~300mg,一日1次。④ 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2.小儿常用 口服① 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② 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用于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3~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服。 |
副作用 |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胰岛素剂量比实际需要量过高时可能出现。 下列为在临床研究中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系统分类并按照发生率递减顺序排列(十分常见≥ 1/10 ;常见≥ 1/100 至[1/10 ;不常见≥ 1/1000至[1/100 ;罕见≥ 1/10000 至[1/1000 ;很罕见[1/10000) ;未知(根据目前的数据无法判定)。 按照发生率分组时,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降低排序。 代谢与营养失调 十分常见 :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出现的。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冷汗、皮肤冰凉苍白、乏力、精神紧张或肢体颤动、焦虑不安、异常的疲乏或无力、意识模糊、集中注意力困难、嗜睡、过度饥饿感、视觉改变、头痛、恶心以及心悸。低血糖可以变得十分严重,并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发作,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大脑功能障碍,或者甚至是死亡。 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异常 常见 :注射部位反应以及局部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发红,少见注射点疼痛、皮疹、肿胀以及瘙痒)可能会出现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这些反应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通常情况下,继续进行治疗时,这些反应会自行在几天或几周消失。 罕见 :脂肪营养不良 注射胰岛素时,如果在同一部位注射过于频繁,该处的皮下脂肪组织可能会收缩或增厚(即脂肪营养不良)。在此部位注射的胰岛素也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每次选取不同注射点进行注射可以避免类似的皮肤改变。 全身反应 不常见 :全身性过敏反应 全身性过敏反应虽不常见,但可能会比较严重,是对胰岛素的广泛过敏,可能导致全身皮疹(包括瘙痒)、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或出汗。全身过敏的重症病例可能会威胁生命。 谷赖胰岛素临床试验中,1型和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频率≥ 5%的不良事件。 1型糖尿病 谷赖胰岛素组n=950例 ;所有对照药(赖脯胰岛素,常规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制剂)组n=641例。 鼻咽炎 :谷赖胰岛素组10.6% ;对照组12.9%。 低血糖(仅指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谷赖胰岛素组6.8% ;对照组6.7%。 上呼吸道感染 :谷赖胰岛素组6.6% ;对照组5.6%。 流行性感冒 :谷赖胰岛素组4.0% ;对照组5.0%。 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所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包括谷赖胰岛素在内的患者中最常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以要求第三方干预的低血糖症定义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的比例和发生率,对于所有胰岛素治疗都是相似的。在3期临床试验中,患有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与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比较,在两个治疗组中具有较高的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 |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 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3) 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 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5) 逾量或中毒表现:① 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② 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
禁忌 |
对活性成分或者其中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低血糖禁用。 |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
成分 |
谷赖胰岛素的化学名称是3BLys-29BGlu-人胰岛素。 辅料 :间甲酚,氨丁三醇,氯化钠,聚山梨酯20,氢氧化钠,浓盐酸,注射用水。 每毫升注射液含100单位谷赖胰岛素(相当于3.49 mg)。 |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司匹林,其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 分子式:C9H8O4;分子量:180.16 |
性状 |
无色澄明液体。 |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注意事项 |
有患者报告,偶尔将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尤其是长效胰岛素混淆了。为了避免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可能发生的上述使用错误,患者应注意在每次注射前都仔细核对该胰岛素的标签。 患者应当在医生严格监督下换用新类型或者新品牌的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厂)、类型(常规、NPH、长效等)、物种(动物)和/或生产方法中任何项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使用剂量的改变。同时可能需要调整伴随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量。 用量不足或中断治疗,尤其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增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可能最终导致死亡。 患者应在严格地监控下改变其使用的胰岛素类型或品牌,并可能需要剂量的调整。 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的时间与胰岛素作用的方式有关,通常反应了所给予的胰岛素制剂的时间-疗效情况,并且随着治疗方案的变化而变化。 血浆葡萄糖水平如果迅速改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与低血糖相似的症状,无论实际的血糖值是多少。低血糖症的早期预警症状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有所不同或不显著,例如长期患有糖尿病,强化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从动物源的胰岛素改换为人胰岛素时,均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改变或症状不明确。患者体力活动增加时,或改变日常的饮食情况时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饭后立刻进行锻炼可能增加低血糖危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在注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后如果发生低血糖情况,它可能发生的比较早。 不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暂时或永久性的脑损伤或死亡。 严重的低血糖出现时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或葡萄糖输注,或给予胰高血糖素治疗。 在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时也可能改变胰岛素的需要量。 除具有与降低血糖有关的药效学活性(低血糖)外,非临床研究资料未发现谷赖胰岛素还具有其他不同于常规人胰岛素或对于人体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毒性作用。 静脉给药的胰岛素比皮下给药的胰岛素起效更快,更需要对低血糖症进行密切监测。 低血钾 :所有的胰岛素产品,包括谷赖胰岛素,会引起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从而可能导致低血钾。若不治疗可能引起呼吸麻痹,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要密切观察有低血钾发生危险的患者情况(例如,正在使用降低钾离子治疗的患者,正在进行可能对血清钾离子浓度敏感治疗的患者)。静脉使用谷赖胰岛素时要密切关注血糖和钾离子的浓度。 对驾车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由于低血糖、高血糖或视觉受损而可能导致病人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降低。这种情况可能对于那些集中精神与反应能力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如开车或者操作机器)构成危险。 应告知患者在驾驶的时候,注意采取措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低血糖前兆觉察力降低或不能觉察以及低血糖发作频繁的患者,这一点十分重要。在驾车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预填充笔的处理 :在使用预填充笔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中有预填充笔的使用方法推荐。 在使用前应检查胰岛素笔芯。只有药液象水一样清澈、无色、无可见固体颗粒方可使用。因为本胰岛素为溶液,所以无需在使用前混匀。 空预填充笔不可重新使用,并应经适当处理后丢弃。 运动员慎用。 |
(1)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或另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2)对诊断的干扰:①长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②可干扰尿酮体试验;③当血药浓度超过130m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④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本品干扰;⑤尿香草基杏仁酸(VMA)的测定,由于所用方法不同,结果可高可低;⑥由于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40mg/日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150mg/日)引起出血的报道;⑦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m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少时可恢复正常;⑧大剂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m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⑨每天用量超过5g时血清胆固醇低;⑩由于本品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可导致血钾降低;大剂量应用本品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可得较低结果;由于本品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3)下列情况应慎用:①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②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③痛风(本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于,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④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⑤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⑥肾功能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⑦血小板减少者。(4)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