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谷赖胰岛素注射液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规格

3ml:300U/预填充笔SoloStar

3ml:300单位(10.92mg)
生产企业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50062

国药准字S20190041
说明
适应症

治疗成人糖尿病。

需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用法用量

本品的作用是以单位计的。这些单位是本品专用的,不同于用于表述其它胰岛素类似物作用的国际单位(详见[药理作用]部分)。

  本品应在餐前0 - 15分钟内或餐后立即给药。

  可按照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联合使用的方案给药,也可联合口服降糖药使用。

  本品的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给药

  本品应以皮下注射或者持续的皮下泵输注法给药,在腹壁、大腿、三角肌这些部位皮下注射给药或者持续的腹壁输注给药。每次注射时,注射或者输注的部位(腹部、大腿、三角肌)应该不时的轮换。吸收速率和随后的作用开始时间以及作用持续的时间,都可能受注射部位、运动和其它变化而影响。在腹壁进行皮下注射可比在其它部位注射吸收略快(参见[药代动力学]部分)。

  注射时应注意不要进入血管中。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患者应正确学习注射技巧。

  如果注射装置为冷藏,使用前要室温放置1至2小时,注射冷的胰岛素会增加疼痛。

本品是胰岛素类似物。具有长效作用,应该每天一次在同一时间皮下注射给药。

必须对预期的血糖水平、本品的剂量及给药时间进行个体化的确定及调整。

当患者体重或生活方式变化、胰岛素给药时间改变或出现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时(参见[注意事项]),可能需要调节剂量。应谨慎进行任何胰岛素剂量的改变并遵医嘱。

甘精胰岛素的用药剂量应因人而异。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联合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从其他胰岛素治疗改为甘精胰岛素治疗

从其他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改为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时,可能需改变基础胰岛素的剂量并调整其他同时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常规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注射剂量和时间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

为了减少夜间和清晨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将原来采用每天注射两次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的患者,改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时,在变更治疗的第一周,其每天基础胰岛素的用量应减少20%~30%(与NPH胰岛素的每日总量相比)。在第一周减少基础胰岛素用量期间,有些患者可能需在进食时代偿性地加用胰岛素,此后的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

因有抗人胰岛素抗体而用大剂量胰岛素的患者,和其他胰岛素类似物一样,改用甘精胰岛素后可能对胰岛素反应会增加。

换用及开始用甘精胰岛素的最初几周,应密切监测代谢改变。

随着代谢控制的改善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可能需进一步调整剂量方案。如果患者的体重或生活方式有改变,或出现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也需调整剂量及时间(参见[注意事项])。

用法:

甘精胰岛素应皮下注射给药。

切勿静脉注射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长效作用与其在皮下组织内注射有关。如将平常皮下注射的药物剂量注入静脉内,可发生严重低血糖。

腹部、三角肌或大腿皮下注射后,血清胰岛素或葡萄糖水平未见临床差异。在某一注射区内,每次注射的部位必须轮换。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不能同任何别的胰岛素或稀释液混合。混合或稀释会改变其时间/作用特性,混合后会造成沉淀。

使用湿润酒精的医用棉签给橡皮膜消毒,待消毒表面干燥后根据操作指南安装针头。

其他使用细节请参阅注射装置的使用和操作指南。

由于经验有限,尚未证实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由于经验有限,以下患者群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评估:

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参见[注意事项])。

副作用

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胰岛素剂量比实际需要量过高时可能出现。

  下列为在临床研究中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系统分类并按照发生率递减顺序排列(十分常见≥ 1/10 ;常见≥ 1/100 至[1/10 ;不常见≥ 1/1000至[1/100 ;罕见≥ 1/10000 至[1/1000 ;很罕见[1/10000) ;未知(根据目前的数据无法判定)。

  按照发生率分组时,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降低排序。

  代谢与营养失调

  十分常见 :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出现的。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冷汗、皮肤冰凉苍白、乏力、精神紧张或肢体颤动、焦虑不安、异常的疲乏或无力、意识模糊、集中注意力困难、嗜睡、过度饥饿感、视觉改变、头痛、恶心以及心悸。低血糖可以变得十分严重,并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发作,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或永久的大脑功能障碍,或者甚至是死亡。

  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异常

  常见 :注射部位反应以及局部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发红,少见注射点疼痛、皮疹、肿胀以及瘙痒)可能会出现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这些反应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通常情况下,继续进行治疗时,这些反应会自行在几天或几周消失。

  罕见 :脂肪营养不良

  注射胰岛素时,如果在同一部位注射过于频繁,该处的皮下脂肪组织可能会收缩或增厚(即脂肪营养不良)。在此部位注射的胰岛素也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每次选取不同注射点进行注射可以避免类似的皮肤改变。

  全身反应

  不常见 :全身性过敏反应

  全身性过敏反应虽不常见,但可能会比较严重,是对胰岛素的广泛过敏,可能导致全身皮疹(包括瘙痒)、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或出汗。全身过敏的重症病例可能会威胁生命。

  谷赖胰岛素临床试验中,1型和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频率≥ 5%的不良事件。

  1型糖尿病

  谷赖胰岛素组n=950例 ;所有对照药(赖脯胰岛素,常规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制剂)组n=641例。

  鼻咽炎 :谷赖胰岛素组10.6% ;对照组12.9%。

  低血糖(仅指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谷赖胰岛素组6.8% ;对照组6.7%。

  上呼吸道感染 :谷赖胰岛素组6.6% ;对照组5.6%。

  流行性感冒 :谷赖胰岛素组4.0% ;对照组5.0%。

  重度症状性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所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包括谷赖胰岛素在内的患者中最常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以要求第三方干预的低血糖症定义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的比例和发生率,对于所有胰岛素治疗都是相似的。在3期临床试验中,患有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与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比较,在两个治疗组中具有较高的重度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

低血糖反应

一般而言,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注射胰岛素的剂量高于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就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

来自临床研究的下列相关不良反应,按系统及器官分类,并以发生率递减的形式排列(较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极罕见:<1/10,000)。

在发生频率组中,按严重程度递减的形式排列。

代谢及营养异常

严重的低血糖,特别是复发的,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持续或严重的低血糖发作有可能危及生命。

许多患者肾上腺素能反向调节的体征早于低血糖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一般而言,血糖下降幅度越大和速度越快,肾上腺素能反向调节的征兆和症状就越明显。

免疫系统异常

对胰岛素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是罕见的。对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或辅料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包括全身性的皮肤反应、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休克,有可能危及生命。

胰岛素治疗可能诱发胰岛素抗体的产生。在临床研究中,对人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有交叉反应的抗体出现频率与出现在NPH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相同。在极少数病例中,由于上述胰岛素抗体的存在,应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纠正高或低血糖的趋势。

眼部异常

血糖控制明显改变时,由于晶体肿胀及折射系数的暂时性改变,可能发生一过性视力障碍。

长期改善血糖控制,降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然而因强化胰岛素治疗而使血糖控制迅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可能暂时性恶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尚未用激光凝固治疗者,严重的低血糖发作时可能发生一过性黑矇。

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

与其他胰岛素治疗一样,在注射部位可能发生脂肪营养不良,而延缓局部胰岛素的吸收。在某一注射区内经常轮换注射部位可能有助于减少或预防发生上述改变。

全身及注射部位异常

注射部位反应包括发红、疼痛、瘙痒、荨麻疹、肿胀或炎症。多数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轻微反应,通常在数天或数周内恢复。

胰岛素可能导致钠潴留和水肿,尤其是既往代谢控制不佳而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时,但此反应罕见。

禁忌

对活性成分或者其中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低血糖禁用。

对甘精胰岛素或其注射液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者(参见辅料)。

成分

谷赖胰岛素的化学名称是3BLys-29BGlu-人胰岛素。

辅料 :间甲酚,氨丁三醇,氯化钠,聚山梨酯20,氢氧化钠,浓盐酸,注射用水。

每毫升注射液含100单位谷赖胰岛素(相当于3.49 mg)。

活性成份:甘精胰岛素 化学名称:21A-Gly-30Ba-L-Arg-30Bb-L-Arg-人胰岛素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67H404N72O78S6 分子量:6063 辅料:氯化锌,间甲酚,甘油,氢氧化钠,盐酸,注射用水。

性状

无色澄明液体。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清溶液。

注意事项

有患者报告,偶尔将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尤其是长效胰岛素混淆了。为了避免谷赖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可能发生的上述使用错误,患者应注意在每次注射前都仔细核对该胰岛素的标签。

  患者应当在医生严格监督下换用新类型或者新品牌的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厂)、类型(常规、NPH、长效等)、物种(动物)和/或生产方法中任何项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使用剂量的改变。同时可能需要调整伴随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的量。

  用量不足或中断治疗,尤其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糖增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可能最终导致死亡。

  患者应在严格地监控下改变其使用的胰岛素类型或品牌,并可能需要剂量的调整。

  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的时间与胰岛素作用的方式有关,通常反应了所给予的胰岛素制剂的时间-疗效情况,并且随着治疗方案的变化而变化。

  血浆葡萄糖水平如果迅速改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与低血糖相似的症状,无论实际的血糖值是多少。低血糖症的早期预警症状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有所不同或不显著,例如长期患有糖尿病,强化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从动物源的胰岛素改换为人胰岛素时,均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改变或症状不明确。患者体力活动增加时,或改变日常的饮食情况时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饭后立刻进行锻炼可能增加低血糖危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在注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后如果发生低血糖情况,它可能发生的比较早。

  不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反应可能会导致意识丧失,昏迷,暂时或永久性的脑损伤或死亡。

  严重的低血糖出现时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或葡萄糖输注,或给予胰高血糖素治疗。

  在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时也可能改变胰岛素的需要量。

  除具有与降低血糖有关的药效学活性(低血糖)外,非临床研究资料未发现谷赖胰岛素还具有其他不同于常规人胰岛素或对于人体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毒性作用。

  静脉给药的胰岛素比皮下给药的胰岛素起效更快,更需要对低血糖症进行密切监测。

  低血钾 :所有的胰岛素产品,包括谷赖胰岛素,会引起钾离子从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从而可能导致低血钾。若不治疗可能引起呼吸麻痹,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要密切观察有低血钾发生危险的患者情况(例如,正在使用降低钾离子治疗的患者,正在进行可能对血清钾离子浓度敏感治疗的患者)。静脉使用谷赖胰岛素时要密切关注血糖和钾离子的浓度。

  对驾车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由于低血糖、高血糖或视觉受损而可能导致病人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降低。这种情况可能对于那些集中精神与反应能力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如开车或者操作机器)构成危险。

  应告知患者在驾驶的时候,注意采取措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低血糖前兆觉察力降低或不能觉察以及低血糖发作频繁的患者,这一点十分重要。在驾车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预填充笔的处理 :在使用预填充笔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中有预填充笔的使用方法推荐。

  在使用前应检查胰岛素笔芯。只有药液象水一样清澈、无色、无可见固体颗粒方可使用。因为本胰岛素为溶液,所以无需在使用前混匀。

  空预填充笔不可重新使用,并应经适当处理后丢弃。

  运动员慎用。

有患者报告,偶尔将甘精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混淆了。为了避免甘精胰岛素与其它胰岛素可能发生的上述使用错误,患者应注意在每次注射前都仔细核对该胰岛素的标签。

为了保证剂量准确性,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笔芯只可装入剂量增幅为1个单位的胰岛素注射笔中,不可装入其它重复使用的注射笔进行注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不能选用甘精胰岛素,推荐静脉使用常规胰岛素。

由于经验有限,儿童、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评估(参见[用法用量])。

肾功能损害患者由于胰岛素的代谢减慢,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减少。老年人及进行性肾功能衰退患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逐渐减少。

严重肝损害患者由于葡萄糖异生能力降低及胰岛素代谢降低,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减少。

对血糖控制不好,或有高血糖症或低血糖发作倾向的患者,在考虑调整剂量之前,应全面考虑患者是否按预期的方案治疗、注射部位、正确的注射技术以及所有其他的相关因素。

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的发生时间取决于所用胰岛素的作用特性,因此可能随着治疗方案的改变而改变。由于甘精胰岛素提供了更持久的基础胰岛素,可以预测,夜间低血糖较少见,而清晨低血糖较之常见。

发生低血糖症对于下列患者在临床上可能发生危险性:冠状动脉或供应脑部的血管狭窄(低血糖症可能造成心脏或脑部并发症),以及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尤其是未用光凝固治疗的患者(低血糖可能引发暂时性黑朦症的危险)。应特别注意上述患者的反应,并加强血糖监测。

患者应被告知在什么情况下低血糖的警告症状会不明显。低血糖的警告症状可能改变、不明显或不出现的患者如下:

● 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的患者

● 低血糖缓慢发生的患者

● 老年患者

● 从动物胰岛素转用人胰岛素

● 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

● 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

● 精神病患者

● 同时用某些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上述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丧失意识。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的长效作用可能延缓低血糖的恢复。

如果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正常或降低,应该考虑到低血糖反复发生以及未察觉低血糖发作(特别是夜间发作)的可能性。

患者坚持用药剂量和饮食疗法、正确使用胰岛素以及了解低血糖的先兆症状是减少低血糖危险性所必须的。如下的因素使低血糖更易于发生,必须特别密切监测并在必要时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

● 改变注射区

● 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例如去除应激因素)

● 异常的、增加或延长体力活动

● 并发症(如呕吐、腹泻)

● 进食不当

● 错过进餐

● 饮酒

● 某些失代偿性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同时使用某些其他药品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伴发其他疾病

当伴发其他疾病时需加强代谢监测。许多情况下,尿液中检出酮体往往表明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此时常常需要增加胰岛素剂量。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只能少量进食或无法进食、或在呕吐时等,也必须坚持规律地摄取少量碳水化合物,切勿完全停用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吡格列酮的联合用药

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有心衰的病例报告,特别是对于有心衰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果考虑吡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则应牢记此点。

若使用吡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联合用药,应观察患者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如体重增加和水肿。若发生任何心脏症状的恶化,则应停用吡格列酮。

对驾车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

由于低血糖或高血糖或由此而造成的视力障碍可导致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可能降低。在驾车或操作机械等特别需要有高度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时,可能出现危险。

应该告知患者在驾车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尤其是对低血糖警告症状觉察力降低或不能觉察以及低血糖发作频繁的患者,更要加倍小心。有上述问题的患者,应该慎重考虑驾车或操作机械是否可取。

运动员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