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Ⅱ)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Ⅱ)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

规格

每盒内装10粒胶囊和1个比斯海乐药粉吸入器。 每盒内装30粒胶囊和1个比斯海乐药粉吸入器

50μg*120揿
生产企业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J20210048

H20130189
说明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哮喘的维持治疗。包括:1.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未能充分控制的患者;2.或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未能充分控制的患者(本品 150/160μg和150/320μg)。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给药可预防性治疗哮喘。 成人: 轻度哮喘:在每日规律治疗基础上,需间歇性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药物缓解哮喘症状的病人。 中度哮喘:正在接受预防治疗或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但其哮喘仍是不稳定或继续恶化的病人。 重度哮喘:重度慢性哮喘病人,以依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才能充分控制症状的病人。一旦开始使用吸入型丙酸氟替卡松,能显著减少或撤除许多病人对口服皮质激素的需求。 儿童: 任何需要预防性药物治疗的儿童,包括接受目前的预防性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病人。

用法用量

本品仅供经口吸入给药,本胶囊不得口服。

应该指导患者正确地使用本品。对于呼吸症状未见改善的患者应该询问是否吞咽了药物,而非吸入药物。

胶囊必须仅使用随附的药粉吸入器给药。应使用每张新处方提供的药粉吸入器。

胶囊必须始终储存于泡罩中,以防潮和避光,且仅在使用前立刻取出(参见【贮藏】)。

吸入后,患者应用水漱口但不要吞咽。

本品用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吸入一粒,150/80μg、150/160μg或150/320μg胶囊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含有适当剂量糠酸莫米松的规格,并应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定期重新评估。

本品最大推荐剂量为150/320μg,每日一次。

推荐在每日相同的时间吸入本品。但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给药。如果漏吸了某剂药物,请尽快在同一天补吸。应指导患者不得在一天中用药超过一次剂量。

使用前请阅读完整的【使用说明】。

辅舒酮吸入气雾剂只能经口腔吸入。对吸气和吸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病人可以借助储物罐。

病人应该注重辅舒酮吸入气雾剂用于预防性的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应该定期使用。用药后4至7天内显效。

成人及16岁以上的儿童:每次100至1000微克,每日2次。通常为每次两揿,每日两次。

应以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病人合适的初始剂量。处方医生应了解丙酸氟替卡松控制疾病所需的剂量可低于其他一些吸入型皮质激素。

通常初始剂量为:

·轻度哮喘:每次100至250微克,每日2次。

·中度哮喘:每次250至500微克,每日2次。

·重度哮喘:每次500至1000微克,每日2次。

4岁以上儿童:每次50至100微克,每日2次。起始剂量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

若本品不能达到医生处方的准确儿童剂量,请使用辅舒酮萀癶他制剂,如准纳器,碟式吸纳器或其他气雾剂。

给药剂量超过1000微克(500微克每日2次)时,应借助储雾罐以减少对口腔和咽喉的副作用。

特殊病人:对老年病人、肝或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无需调整剂量。

应将剂量逐渐减少至可有效控制哮喘的最低剂量。

副作用

1 口腔念珠菌病、口咽念珠菌病。

2 药疹、药物性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皮疹、红斑性发疹、瘙痒性皮疹、荨麻疹。

3 过敏性水肿、血管性水肿、眶周肿、眼睑肿胀。

4 血葡萄糖升高,高血糖症。

5 头痛、紧张性头痛。

6 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

7 心率升高、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8 口腔疼痛、口咽不适感、口咽疼痛、咽喉刺激、吞咽痛。

9 药疹、皮疹、红斑性发疹、瘙痒性皮疹。

10 肛门瘙痒症、眼睛瘙痒症、鼻瘙痒、瘙痒症、生殖器瘙痒。

11 背痛、骨骼肌肉疼痛、肌痛、颈痛、胸部肌肉骨骼疼痛。

不良事件根据不同的发生系统、器官和发生率分别列出。发生率定义为: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且<1/10),不常见(≥1/1000且<1/100),罕见(≥1/10000且<1/1000),非常罕见(小于1/10000)包括个案报道。非常罕见、常见、不常见者通常由临床试验数据得到。罕见和非常罕见不良事件通常为自发性资料。

禁忌

禁用于对制剂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的病人。

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活性成份为醋酸茚达特罗和糠酸莫米松

丙酸氟替卡松。

性状

本品为透明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本品为定量压力给药气雾剂,内装有白色至类白色混悬液。

注意事项

疾病加重,超敏反应,矛盾性支气管痉挛,β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效应,使用β受体激动剂的低钾血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的全身效应,预防口咽感染,运动员慎用

哮喘的控制应按照阶梯治疗原则进行,病人的情况应通过临床和肺功能试验进行监测。如果增加速效吸入型β2-激动剂以减轻症状,这表明对哮喘控制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评估病人的治疗方案,并应考虑增加抗炎治疗(例如,吸入更高剂量的或口服一个疗程的皮质激素)。严重恶化的哮喘必须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在对哮喘控制中,哮喘的突发性和进行性恶化是致命的,应考虑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若病人病情危险,则应考虑监测每日晨起峰流速。

无效或哮喘严重恶化时应增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剂量。如需要,应给予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抗生素治疗(如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