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50mm×120mm |
60ml(100ml:3g) |
生产企业 |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中方制药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豫信械备20140002号 |
国药准字H20000531 |
说明 | ||
适应症 |
用于发热患者的局部降温。仅用于体表完整皮肤。 |
本品系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适用于: 1. 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 2. 可用于减轻或消除以下疾病的疼痛或炎症: (1) 扭伤、劳损、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旋转带肌腱炎及腱鞘炎。 (2) 痛经、牙痛、术后疼痛及腰部疼痛。 (3)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其它非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性痛风。 |
用法用量 |
1、使用前请清洁贴敷部位皮肤,以免影响产品贴敷。 2、沿剪切线剪开包装袋,揭去盖衬层后将凝胶面直接贴在额头或太阳穴、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腋下动脉、左右股动脉处(可根据需要取数贴贴于不同部位同时使用)。 3、开封后即刻使用,请将未用贴片用包装袋密封。 4、本品反复粘贴会导致粘力减弱,勿重复使用。 5、降温时间和持续时间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会略有不同,每日可使用数次。 6、居家备用时放入冰箱冷藏(勿冷冻)后使用效果更佳。 |
口服: 1.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推荐剂量为一次0. 3~0. 6g(10~20ml),一日2次,或遵医嘱。 2. 1岁~12岁儿童患者: (1) 用于发热,推荐剂量为每日按体重20mg/kg(0. 66ml),分2次服用,或遵医嘱。 (2) 用于镇痛,推荐剂量为每日按体重30mg/kg(1ml),分2次服用,或遵医嘱。 |
副作用 |
本品耐受性好,副作用低,一般为肠、胃部不适或皮疹、头痛、耳鸣。 |
|
禁忌 |
1、勿贴于开放性伤口、创面、近眼睛位置及口鼻等部位。 2、过敏性体质慎用。 3、本品为外用凝胶膏剂,禁止食用。 |
1. 活动期消化道溃疡者。 2. 对本药物过敏者;曾有因服用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病史的患者。 |
成分 |
本品由凝胶层、背衬层、盖衬层组成。凝胶层由纯化水、聚丙烯酸、酒石酸、杰马BP、亮蓝、甘油、AP-40F、交联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甘羟铝、二甲硅油、香精制成,背衬层为无纺布,盖衬层为聚丙烯薄膜。本品不含发挥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作用的成分。本品非无菌提供。 |
布洛芬。 |
性状 |
本品摇匀后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球混悬剂,味酸甜。 |
|
注意事项 |
1、本品的使用对象为发热儿童、孕妇、成人及老人,儿童请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2、请勿贴于眉毛、头发等有毛发部位,以免影响产品粘性。 3、使用过程中若有不适或偶有皮肤表皮发红、瘙痒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将本品揭弃停用,如仍未缓解应到医疗机构诊治。 4、本品用于辅助物理退热,不可替代药品,如使用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 |
1. 肠胃病患者慎用。 2. 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 3. 并用抗凝血剂的患者,服药的最初几日应随时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 4. 心功能不全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慎用。 5. 连续服用3天发热不退时,应请医生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