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洛昔康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美洛昔康片

艾拉莫德片

规格

7.5mg*6片

25mg*14片
生产企业

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10719

国药准字H20110084
说明
适应症

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症状治疗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口服,用水或流质送服吞咽。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天15毫克(2片),根据治疗后的反应,剂量可减至7.5毫克(1片)/天。骨关节炎:7.5毫克(1片)/天,如果需要,剂量可增至15毫克(2片)/天。对于不良反应有可能增加的病人:治疗开始剂量7.5毫克(1片)/天。严重肾衰竭的病人透析时:剂量不应超过7.5毫克(1片)/天。美洛昔康片每日最大建议量为15毫克(2片)。儿童适用的剂量尚未确定,目前只限于成人使用。

口服。一次25mg(1片),饭后服用,一日2次,早、晚各1次。累计用药时间暂限定在24周内(含24周)

副作用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以下罗列的不良反应系在美洛昔康片给药后发生,然而他们的发生频率是根据临床试验记录结果,而无论与美洛昔康片用药是否有因果关系,这些信息是基于对3750个病人进行的超过18个月的临床试验得到的,病人每日口服美洛昔康片剂量为7.5或15毫克(治疗用药的平均时间为127天)。胃肠道的:频率超过1%: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胀气,腹泻。频率介于0.1%和1%之间: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隐伏或肉眼可见的胃肠道出血。频率小于0.1%:胃肠道穿孔,结肠炎。血液的:频率超过1%:贫血介于0.1%和1%之间:血细胞计数失调,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同时使用潜在的骨髓毒性药物,特别是氨甲喋呤,是导致出现血细胞减少的一个因素。皮肤病学的:频率超过1%:瘙痒、皮疹介于0.1%和1%之间:口炎、荨麻疹小于0.1%:感光过敏呼吸道:频率小于0.1%:已有报道在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包括美洛昔康片之后有个体出现急性哮喘。中枢神经系统:频率多于1%:轻微头晕、头痛介于0.1%和1%之间:眩晕、耳鸣、嗜睡心血管的:频率多于1%::水肿介于0.1%和平共处%之间:血压升高、心悸、潮红泌尿生殖系统的:介于0.1%和1%之间:肾功能指标异常(血清肌酐和/或血清尿素升高)

1.在国内的II、III期临床试验中,共有518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II期临床试验有19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在II期临床试验中: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III期临床试验有326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很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少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0,以上多数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2.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日本81家医疗机构中开展的一项为期28周、3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加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中,考察艾拉莫德片与安慰剂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用法用量:艾拉莫德片最初4周为25mg/日,之后为50mg/日;柳氮磺胺吡啶1000mg/日)。该试验中很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少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0,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日本90家医疗机构中开展的一项为期52周的单组、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临床试验中,共39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艾拉莫德治疗,在开始4周时间里,每天口服艾拉莫德25mg,在随后的48周每天口服艾拉莫德50mg。其中有57例获益患者继续服用本品达100周。该试验中很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主要有氨基转移酶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少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0,

禁忌

以下情况禁用:对药物活性成分美洛昔康或其赋形剂已知过敏者,与乙酰水杨酸和其他NSAID可能会有交叉过敏反应。对使用乙酰水杨酸或其他NSAID后出现哮喘、鼻腔息肉、血管水肿或荨麻疹症状的病人不宜使用美洛昔康片。-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非透析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儿童和年龄小于15岁的青少年-孕妇或哺乳者

1.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2.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3.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治疗期间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禁用。4.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5.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6.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美洛昔康

本品活性成份为:艾拉莫德。化学名:N-[3-(甲酰胺基)-4-氧-6-苯氧基-4H-1-苯并吡喃-7-基]-甲烷磺酰胺分子式:C17H14N2O6S分子量:374.37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片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注意事项

与使用其他的NSAID一样,对于具有上消化道病史和正在使用抗凝剂的病人使用美洛昔康片应该注意,若出现消化性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应该停止使用美洛昔康片。对出现粘膜与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并且考虑停止使用美洛昔康片。NSAID对在维持肾灌注中起支持作用的肾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肾血流和血容量减少的病人,使用NSAID可能助长明显的肾脏失代偿,但停用NSAID后,肾功能通常恢复到用药前水平。下列病人最有可能出现上述反应:脱水病人、充血性心脏衰竭病人、肝硬变病人、肾病综合症病人、明显的肾疾病患者、使

1.肝毒性:临床试验发现本品可引起可逆性的肝脏酶升高,大多数氨基转移酶升高为轻度[≤2倍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ofNormal,简称ULN)],且通常在继续治疗过程中缓解;显著升高(>3倍ULN)不常发生,且通过降低剂量或停药可缓解。大多数患者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在用药3个月内,服药初始阶段应定期检查血液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检查间隔视病人情况而定。有肝脏损害和明确的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患者慎用。用药前及用药后每月检查ALT,检查时间间隔视病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