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丸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少腹逐瘀丸

吲哚美辛肠溶片

规格

每丸重9g

25mg
生产企业

吉林市双士药业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53475

国药准字H14022111
说明
适应症

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症见行经后错、行经小腹冷痛、经血紫暗、有血块。

用于:

①关节炎,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②软组织损伤和炎症;

③解热;

④其他:用于治疗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

用法用量

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口服1.成人常用量:(1)抗风湿,初始剂量一次25~50mg,一日2~3次,一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50mg。(2)镇痛,首剂一次25~50mg,继之25mg,一日3次,直到疼痛缓解,可停药。(3)退热,一次6.25~12.5mg,一日不超过3次。2.小儿常用量:一日按体重1.5~2.5mg/kg,分3~4次。待有效后减至最低量。

副作用

尚不明确。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多。

①胃肠道: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反酸等症状,出现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

②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

③肾: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

④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

⑤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

⑥过敏反应,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

禁忌

孕妇忌服。

活动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及病史者,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品或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血管神经性水肿或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成分

当归、蒲黄、五灵脂(醋炒)、赤芍、小茴香(盐炒)、延胡索(醋制)、没药(炒)、川芎、肉桂、炮姜。辅料为炼蜜。

本品主要成份吲哚美辛。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辛、苦。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肠溶衣后显白色。

注意事项

1.忌生冷食物,不宜洗凉水澡。 2.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人参或其制剂。 3.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月经过多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8.治疗痛经,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连服1周。如有生育要求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服药后痛经不减轻,或重度痛经者,应去医院就诊。 10.治疗月经不调,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2.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3.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 交叉过敏反应、本品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由阿司匹林过敏引起的喘息病人,应用本品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对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2. 本品解热作用强,通常1次服6. 25mg或12. 5mg即可迅速大幅度退热,故应防止大汗和虚脱,补充足量液体。3. 本品因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停药后此作用可持续1天,用药期间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也常增高。4. 下列情况应慎用、(1) 本品能导致水钠潴留,故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等患者应慎用;(2) 因本品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此外,本品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患者也应慎用。5. 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检查、(1) 血象及肝、肾功能;(2) 个案报道提及本品能导致角膜沉着及视网膜改变(包括黄斑病变),遇有视力模糊时应立即作眼科检查。6. 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本品宜于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制酸药同服。7. 本品不能控制疾病过程的进展,故必须同时应用能使疾病过程改善的药物。由于本品的毒副反应较大,治疗关节炎一般已不作首选用药,仅在其他非甾体药无效时才考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