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放线菌素D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注射用放线菌素D

注射用达卡巴嗪

规格

0.2mg(按C62H86N12O16计)

0.1g(按C6H10N6O计)
生产企业

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1714

国药准字H20055753
说明
适应症

1.对霍奇金病(HD)及神经母细胞瘤疗效突出,尤其是控制发热;

2.对无转移的绒癌初治时单用本药,治愈率达90%~100%,与单用MTX的效果相似;

3.对睾丸癌亦有效,一般均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

4.与放疗联合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瘤)可提高生存率,对尤文肉瘤和横纹肌肉瘤亦有效。

本品主治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和霍奇金病等。亦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用法用量

静注:一般成人每日300~400μg(6~8μ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40ml中,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期两周,一疗程总量4~6mg。本品也可作腔内注射。在联合化疗中,剂量及时间尚不统一。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最低值见于给药后10~21天,尤以血小板下降为著。

2.胃肠道反应多见于每次剂量超过500μg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有口腔溃疡,始于用药数小时后,有时严重,为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3.脱发始于给药后7~10天,可逆。

4.少数出现胃炎、肠炎或皮肤红斑、脱屑、色素沉着、肝肾功能损害等,均可逆。

5.漏出血管对软组织损害显著。

静脉滴注,注射用达卡巴嗪应临用前现配,2小时内用完:取2.5~6mg/kg或200~400mg/m2,用生理盐水10~15ml,溶解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滴注。30分钟以上滴完,一日一次,连用5~10日为1疗程,一般间歇3~6周重复给药。单次大剂量:650~1450mg/m2,每4~6周1次。

静脉注射:一次200mg/m2,一日一次,连用5日,每3~4周重复给药。

副作用

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最低值见于给药后10~21天,尤以血小板下降为著。

2、胃肠道反应多见于每次剂量超过500μg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有口腔溃疡,始于用药数小时后,有时严重,为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

3、脱发始于给药后7~10天,可逆。

4、少数出现胃炎、肠炎或皮肤红斑、脱屑、色素沉着、肝肾功能损害等,均可逆。

5、漏出血管对软组织损害显著。

1.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2~8小时后可减轻或消失。2.骨髓抑制:可致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贫血,以大剂量时更为明显。一般在用药2~3周出现血象下降,第4~5周可恢复正常。3.少数病人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全身不适、发热、肌肉疼痛,可发生于给药后7日,持续1~3周。也可有面部麻木、脱发。4.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有血管刺激反应。5.偶见肝肾功能损害。

禁忌

有患水痘病史者忌用。

1.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禁用。2.严重过敏史者禁用。3.妊娠期妇女禁用。

成分

化学名称:放线菌素D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62H86N12O16

分子量:1255.44

辅料:甘露醇

达卡巴嗪。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冻干块状物,遇光不稳定

本品为类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注意事项

1.当本品漏出血管外时,应即用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用50~100mg氢化可的松局部注射,及冷湿敷;

2.骨髓功能低下、有痛风病史、肝功能损害、感染、有尿酸盐性肾结石病史、近期接受过放疗或抗癌药物者慎用本品。

3.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本品。

1.肝肾功能损害、感染患者慎用本品。2.因本品对光和热极不稳定、遇光或热易变红,在水中不稳定,放置后溶液变浅红色。需临时配制,溶解后立即注射。并尽量避光。3.对诊断的干扰:使用本品时可引起血清尿素氮、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暂时性升高。4.用药期间禁止活性病毒疫苗接种。5.静脉滴注速度不宜太快。6.防止药物外漏,避免对局部组织刺激。7.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