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100mg |
25mg*10片*2板(薄膜衣) |
生产企业 |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
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5051 |
国药准字H20123115 |
说明 | ||
适应症 |
抑制以下情况下的血小板粘附聚集: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2、急性心肌梗死;3、预防心肌梗死复发;4、动脉血管的手术后(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PTCA);5、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出现早期限症状(如面部和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说明:该药不宜用作止痛剂 |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综合症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
用法用量 |
本品宜在饭后用温水送服,不可空腹服用。本品为肠溶片,必须整片吞服,除了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为了能快速发挥药效,第一片药应捣碎或嚼碎后服用。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每天阿司匹林的剂量为75mg~300mg;急性心肌梗死时,每天阿司匹林的剂量为100mg~160mg;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建议每天的阿司匹林的剂量为300mg;动脉血管手术后(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PTCA),每天阿司匹林的剂量为100mg~300mg;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出现早期症状后预防脑梗死,每天阿司匹林的剂量为30mg~300mg |
参见【用法用量】。 |
副作用 |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1)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g/L后出现。(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
口服抗凝药:因能加重出血,不提倡氯吡格雷与口服抗凝药合用,尽管每天服用75mg氯吡格雷不会改变长期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的S-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或国际标准化比值,由于各自独立抑制止血过程,华法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应谨慎联用氯吡格雷和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改变氯吡格雷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氯吡格雷增强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然而,合用阿司匹林500mg,一天服用两次,使用一天,并不显著增加氯吡格雷引起的出血时间延长,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之间可能存在药效学相互作用,使出血危险性增加。所以,两药合用时应注意观察(见注意事项)。然而,已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一年以上者(见药理特性)。肝素: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不改变肝素对凝血的作用。不必改变肝素的剂量。合用肝素不影响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与肝素之间可能存了药效学相互作用,使出血危险性增加。所以,两药合用时应注意观察(见注意事项)。溶栓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对氯吡格雷与纤维蛋白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溶栓剂和肝素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临床出血的发生率与溶栓剂、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者相似。(见【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项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氯吡格雷与萘普生合用使胃肠道隐性出血增加。由于缺少氯吡格雷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所以,是否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均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性事件尚不清楚,因此,非甾体抗炎药包括Cox-2抑制剂和氯吡格雷合用时应特别小心(见注意事项)。其它联合治疗:由于氯吡格雷部分地由CYP2C19代谢为活性代谢物。使用抑制此酶活性的药物将导致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的降低。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相关意义尚不能确定。不推荐联合使用强效或中度CYP2C19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参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抑制CYP2C19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氟伏沙明、氟西汀、吗氯贝胺、伏立康唑、氟康唑、氯苄匹啶、环丙沙星、西咪替丁、卡巴西平、奥卡西平、氯霉素。质子泵抑制剂(PPT):奥美拉唑80mg每日一次,与氯吡格雷同服或间隔12小时服用,均使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下降45%(负荷剂量)和40%(维持剂量)。这种血药浓度下降可导致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降低39%(负荷剂量)和21%(维持剂量)。埃索美拉唑与氯吡格雷可能会产生类似的相互作用。关于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相互作用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等临床结局方面的影响。观察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不推荐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联合使用(参见【注意事项】)。泮妥拉唑、兰索拉唑与氯吡格雷联用后,未观察到氯吡格雷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大幅下降、联合使用泮妥拉唑8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血浆浓度分别下降了20%(负荷剂量)和14%(维持剂量),并分别伴有15%和11%的平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下降,这些结果提示氯吡格雷可以与泮妥拉唑联合给药。没有证据显示其它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H2阻滞剂(不包括CYP2C19抑制剂西咪替丁)或抗酸剂干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其他药物:通过其他大量的临床研究,对氯吡格雷与其它合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氯吡格雷与阿替洛尔、硝苯地平单药或同时合用时,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此外,氯吡格雷与苯巴比妥、雌二醇合用对氯吡格雷的药效学活性无显著影响。氯吡格雷不改变地高辛或茶碱的药代动力学,制酸剂不改变氯吡格雷的吸收程度。CAPRIE研究资料表明,苯妥英、甲苯磺丁脲可安全地与氯吡格雷合用。除上述明确的药物相互作用信息外,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患者常用药物与氯吡格雷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然而,在临床试验中,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同时接受多种伴随药物,包括利尿药、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降脂药、冠脉扩张剂、抗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抗癫痫药和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良相互作用。 |
禁忌 |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
1、对活性物质或本品任一成分过敏。2、严重的肝脏损害。3、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 |
成分 |
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 |
本品主要成份为硫酸氢氯吡格雷,其化学名称为:S(+)-2-(2-氯苯基)-2-(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基)乙酸甲酯硫酸氢盐。分子式:C16H16ClNO2S·H2SO4分子量:419.9 |
性状 |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3.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4.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6.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7.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出血及血液学异常:由于出血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出血的临床症状,就应立即考虑进行血细胞计数和/或其它适当的检查。与其它抗血小板药物一样,因创伤、外科手术或其它病理状态使出血危险性增加的病人和接受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Cox-2抑制剂、肝素、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拮抗剂或溶栓药物治疗的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病人应密切随访。注意出血包括隐性出血的任何体征,特别是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和/或心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之后,因可能使出血加重,不推荐氯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