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金刚乙胺颗粒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金刚乙胺颗粒

氨苄西林胶囊

规格

50mg

0.25g*12粒*3板
生产企业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四川峨嵋山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90150

国药准字H51023438
说明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预防(成人和儿童)和治疗(成人)A型流感病毒感染,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本品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毒性极低。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草绿色链球、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白喉杆菌、炭疽杆菌、革兰氏阳性厌氧球菌和杆菌对本品敏感;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亦很敏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淋球菌等因部分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菌。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率高达50—60%。肠杆菌属细菌,绿脓杆菌及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本品耐药。本品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及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

用法用量

口服。撕开小袋,把药物倒入适量的温水中,摇匀,即可服用。 1、成年人和儿童的预防用药:成人:成人的推荐剂量是每次100mg(2包),每日二次。儿童:10岁以下儿童,每日一次,每次5mg/kg,每日剂量不超过150mg。10岁或以上的儿童,用量与成年人一致。 2、成年人的治疗用药:成人的推荐剂量是每次100mg(2包),每日二次。在出现A型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体征时,服用本品越早越好,在48小时内服用本品治疗效果更好,从症状开始连续治疗约七天。 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预防和治疗用药:对于严重肝功能不良、肾衰竭(CrCl≤10ml/min)患者及疗养院老年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100mg(2包)。目前,还没有多剂量的数据可以证实对于肾或肝损伤的受试者是安全的。因为在多剂量期,金刚乙胺的代谢物有可能积累。对任何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监视其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剂量。

宜空腹口服。常用量:成人每次2粒,儿童6—12岁1粒。2—6岁2/3粒每日三次。1岁以下儿童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05—0.15g,分3—4次服用。或遵医嘱。

副作用

1.据资料介绍,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对1,027名患者在推荐的每日200mg剂量下服用本品,多数的不良事件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 1)发病率>1%: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大多数频繁的不良事件(1.3%)的报告展示如说明书详图所示。2)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少数不良反应(0.3~1%)是:消化系统:如腹泻、消化不良等;神经系统:如注意力下降、运动失调、嗜睡、急躁不安、抑郁等;皮肤系统:皮疹等;听觉和前庭系统:如耳鸣等;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等。 3)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在推荐剂量下其它不良反应(少于0.3%)是:神经系统:如步态反常、精神愉快、运动过度、震颤、幻觉、意识模糊、惊厥等;心血管系统:如面色苍白、心悸、高血压、脑血管功能紊乱、心脏衰竭、下肢水肿、心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晕厥等;生殖系统:如非产后泌乳等;特殊的感觉:如味觉消失或改变,嗅觉倒错等。 4)在高于推荐剂量本品的对照研究中,不良反应的比率,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比率有明显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断治疗,症状迅速消失。除上述不良事件报道外,另外也有报道比推荐剂量组高的不良反应,如泪液减少、排尿频率减少、发烧、寒颤、激动、便秘、出汗、吞咽困难、口炎、感觉迟钝和眼疼等。 2.金刚乙胺和金刚烷胺在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在436位健康成年人一个六周的预防研究中,用金刚烷胺和安慰剂与金刚乙胺进行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大于1%的报告如说明书详图所示。 3.中老年人的使用:一般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同时用本品和安慰剂治疗组,对于中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影响要高于青年人组和儿童组。在83位患流行感冒的家庭护理患者的一个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有关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本品组为10.6%,安慰剂组为8.3%,不良反应与在其它报导的试验(见表二)是相似的。对65岁以上的人服用本品预防和治疗流感的对照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表明其临床不良反应是增加了,与本品推荐剂量组(100mg,每日二次)比较对照组如下: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本品组12.5%,对照组8.7%。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本品组17.0%,对照组11.3%。

1.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2.胃肠道反应如舌炎、胃炎、恶心、呕吐、肠炎、腹泻及轻度腹痛等也较多见。3.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禁忌

对金刚烷系列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等)过敏的患者禁用。

1.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肤实验阳性患者禁用。2.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禁用。3.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金刚乙胺。

6-[D(-)-2-氨基-苯乙酰氨基]青霉烷酸三水化合物。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并具有香甜味。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味微苦。

注意事项

据报道,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服用盐酸金刚烷胺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增加了。在本品临床试验中,对部分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没有服用抗惊厥药而用金刚乙胺观察,发现癫痫样发作仍有活动,疾病发作时,应停用本品。对肾和肝功能不全者,金刚乙胺的安全性和药物动力学仅仅是服用单一剂量后评价的。在无尿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次剂量研究中与年龄相仿的健康组进行对照,表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大约低40%,清除半衰期长了1.6倍。在对14名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数是稳定性肝硬变)的研究中,服用了单一剂量的金刚乙胺后,测到的药动学并没有改变。然而,10位患严重的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单一剂量后,金刚乙胺表观清除率比健康受试组的低50%,因为金刚乙胺及代谢物在血浆中潜在积累,所以,肾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在治疗(A型)流感患者期间,应该考虑到接触者是极易被传染耐金刚乙胺病毒的风险。在治疗中已经出现耐金刚乙胺A型流感病毒的菌株,并且耐药性的病毒已经体现了传染性,可导致典型流感。尽管耐药性病毒恢复的频率、速度和临床重要性仍未被确立,而一些小规模研究发现,10~30%的敏感病毒感染的患者,用金刚乙胺治疗,即有金刚乙胺抵抗病毒颗粒排出。对于排出耐药病毒的那些患者,金刚乙胺临床反应尽管较慢,但与没有排出耐药病毒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没有明显不同。对于受耐药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研究,说明金刚乙胺治疗的活性或效果的数据目前没有得到。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2.血液生化与血象异常患者慎用。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服用本品。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5.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