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格列奈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那格列奈片

醋氯芬酸片

规格

30mg

5mg*14粒
生产企业

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609

H20140135
说明
适应症

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离血糖的2型糖 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脈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那格列奈不适用于对磺脲类降糖药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病人。

1.本品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其它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治疗、减轻体重)仍不能适当控制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症(Ⅱb型)。2.本品也适用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作为饮食控制和其它降脂措施(如LDL去除疗法)的辅助治疗,或在这些方法不适用时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通常成年人每次60-120mg, —日三次,餐前1-15分钟以内服用,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定期的HBA1c或餐后1-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次180mg。

肝损害患者的剂量:对轻度至中度肝病患者药物剂量不需调整。轻度至甲度肝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袞 期与健康人相比其差别未达到有临床意义的程度。尚未对严重肝病患者服药情况进行研究,因此严重肝病患者慎用那格列奈。

肾损害患者的剂量: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在中度至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15-50ml/min/1.73m2)的糖尿病患者和需透析的 患者,那格列奈的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与健康人相比,其差别未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程度。

1.在治疗开始前,应给予患者标准的降胆固醇饮食控制,并在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控制。本品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2.口服:本品常用起始剂量为5mg,一日一次。起始剂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胆固醇水平、预期的心血管危险性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对于那些需要更强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患者可以考虑10mg一日一次作为起始剂量,该剂量能控制大多数患者的血脂水平。如有必要,可在治疗4周后调整剂量至高一级的剂量水平。

副作用

1.低血糖: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一样,服用那格列奈后,可观察到低血糖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出汗、发抖、头晕、食欲不 振、心悸、恶心、疲劳和无力。这些症状一般较轻且较易处理,如需要可进食碳水化合物。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出现低血糖症状,且证实血 糖降低(血糖<3.3mmol/L)的患者比例为2.4%-7.69%。2.肝功能:极少患者出现肝酶增高,其程度较轻且为一过性,很少导致停药。

3.过敏:极少有皮疹、瘙痒和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的报道。4.其他反应:包括宵肠道反应(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头痛、轻微水肿以 及乳酸、丙酮酸、尿酸、血清钾升高等。

禁忌

那格列奈在下列患者中禁用:1.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或任何陚形剂过敏;2.丨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

1.本品禁用于患有活动性肝病的患者。2.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的所有剂量。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那格列奈

瑞舒伐他汀钙。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注意事项

1.低血糖:本品可以引起低血糖现象,其发生的频率与糖尿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病人其他相关情况有关。老年 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伴有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病人对降糖药比较敏感,易发生低血糖。剧烈运动、饮酒、腹泻呕吐、进食减少、 或合用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时,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对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或合并使用P受体阻滞剂者发生低血糖时难以被认识。那格列奈 必须餐前口服,以减少低血糖的危险。病人不准备进食时,不可服用那格列奈。2.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慎用。3.血糖控制失常:当 病人伴有发热、感染、创伤或手术时血糖可以暂时性的升离。此时应使用胰岛素代替那格列奈。那格列奈使用一段时期后,可以发生继发 失效或药效减弱。重度感染、手术前后或有严重外伤的患者慎用。4.本品具有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该作用点与磺酰脲类制剂相 同。但本品与磺酰脲类制剂的相加、相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尚未被证实,所以不能与磺酰脲类制剂并用。5.与其他口服抗糖尿病药 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6.应提醒患者驾驶或操纵机器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低血糖。7.应定期检测血糖。

1.对肾脏的作用。在高剂量特别是40mg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在大多数病例,蛋白尿是短暂的或断断续续的。2.对骨骼肌的作用。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mg的患者中。3.肌酸激酶检测。不应在剧烈运动后或存在引起CK升高的似是而非的因素时检测肌酸激酶(CK),这样会混淆对结果的解释。若CK基础值明显升高(>5×ULN),应在5-7天内再进行检测确认。若重复检测确认患者CK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