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0.4g |
每素片重0.35g(含干浸膏0.35g) |
生产企业 |
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 |
江苏康缘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0791 |
国药准字Z32020535 |
说明 | ||
适应症 |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活血通络、益气养阴。通塞脉片适用于轻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用于血栓性脉管炎(脱疽)的毒热证。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日75mg~160mg,每日1次,或遵医嘱。 |
口服,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一次5片,一日3次;治疗血栓性脉管炎,一次5-6片,一日3次。 |
副作用 |
1.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5.逾量或中毒表现: ① 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 ② 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 |
尚不明确 |
禁忌 |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下列情况应禁用: ① 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②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③ 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
尚不明确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司匹林。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分子式:C9H8O4 分子量:180.16 |
当归、金银花、党参、玄参、黄芪、牛膝、石斛、甘草。 |
性状 |
本品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味甘、微苦、涩。 |
注意事项 |
详见说明书。 |
1.血栓性脉管炎属于阴寒证者慎用。2.糖尿病人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3.脂肪肝病人注意监测ALT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