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皮质素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促皮质素

阿司匹林泡腾片

规格

0.1g*20粒/盒
生产企业

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2942

国药准字H32026199
说明
适应症

本品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亦用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及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

用于发热(感冒,流感等)、疼痛(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缡和痛经等)、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它手术后的 血栓形成。

用法用量

1、肌内注射,一次25单位,一日2次。

2、静脉滴注,临用前,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应用。一次12.5-25单位,一日25-50单位。

3、促皮质素兴奋试验: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溶解注射用促皮质素20-25单位,静脉持续滴注8小时,滴注前后采血测血浆皮质醇,观察其变化,或留滴注促皮质素日尿液测尿游离皮质醇或17-羟皮质类固醇,与前一日对照值相比较。

温开水溶解后口服。6~14岁儿童,一次0.5片;1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 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片。

副作用

1、由于促皮质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因此长期使用可产生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出现医源性库兴综合征及明显的水钠潴留和相当程度的失钾。

2、促皮质素的致糖尿病作用、胃肠道反应和骨质疏松等,系通过糖皮质类固醇引起,但在使用促皮质素时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相对较轻。

3、促皮质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因而痤疮和多毛的发生率较使用糖皮质类固醇者为高。

4、长期使用促皮质素可使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产生过敏反应,包括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尤其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较易发生。在静脉给药给疑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作促皮质素试验时,宜口服地塞米松,每日1mg,以避免诱发肾上腺危象。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 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3)皮肤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4. 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促皮质素。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份阿司匹林0.1g。

性状

注射用促皮质素: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本品为白色片

注意事项

1、本品粉针剂使用时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也不宜加入氯化钠中静脉点滴。

2、由于促皮质素能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因此促皮质素的停药较糖皮质类固醇容易,但应用促皮质素时皮质醇的负反馈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促皮质素突然撤除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因而停药时也应逐渐减量。

3、有下列情况应慎用: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化脓性或霉菌感染、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等。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儿童用药:至今仍未制订安全有效的应用标准,长期使用部分儿童生长停滞。

6、老年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7、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 或药师。

2.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3.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5.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有溶血性贫血史的患者慎用。

6.6岁以下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发热伴脱水的患儿慎用。

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