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胸腺五肽注射液

注射用A群链球菌

规格

1ml:10mg

1KE
生产企业

北京世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鲁亚(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1226

国药准字S19980003
说明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有胸腺五肽用于下列情况者,但国内尚无1mg以上剂量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

(1)用于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18岁以后胸腺开始萎缩,细胞免疫功能减退。

(2)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T细胞缺陷病。

(3)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5)肿瘤的辅助治疗。

临床试验证明腔内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瘤内及全身用药对实体瘤有一定疗效,配合手术、放疗或化疗,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参考源自意大利的文献资料,本品每天可以用到50mg剂量。

注:(1)使用本品请遵医嘱。

(2)国内尚无此大剂量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

1.肌内或皮下注射: 起始剂量为1KE,逐日或隔日递增1KE,第5日增至2-5KE,第6日起每次均用2-5KE;视耐受情况,剂量可增至每日10KE(一般皮下注射量不宜超过0.5ml,充分摇匀后注射)。给药满30日为一个疗程,根据病人情况,可考虑第二个疗程,每周2~3次,每次2-5KE,连续4周。

2.瘤内或肿瘤边缘注射: 可先皮下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起始剂量为1KE,逐次递增1KE,第5天增至2-5KE;对体表肿瘤病灶视肿瘤大小和病人情况掌握,瘤内或肿瘤边缘多点注射,一次5-20KE,每周一次,视患者耐受情况可适当加大剂量,4周为一疗程,两次瘤内注射间隔期间应继续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日一次2-10KE。对腔内肿瘤病灶,瘤内注射可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借助器官镜慎重进行。稀释液量可根据病人情况由医生掌握。

3.腔内注射:

3.1胸腔内注射:可先皮内或皮下注射每日1KE,逐日或隔日递增至每日2-5KE后开始同时腔内注射,每次5-10KE,用10~20ml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每周1~2次,4周为1个疗程。腔内注射后应让病人变换体位,以增加药液与病灶接触面积。

3.2浆膜腔内注射:第一次1KE,第二次2KE,第三次5KE,维持量每次5-10KE,用10-20ml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悬浮后进行注射,每周2~3次,2周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副作用

(1)个别可见恶心、发热、头晕、胸闷、无力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偶有嗜睡感。

(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时可能ALT水平短暂上升,如无肝衰竭预兆出现,仍可继续使用本品。

1.皮下注射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红肿硬结、水疱等副反应,反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同一部位,疼痛剧烈时可用2%盐酸利多卡因稀释本品。

2.可能有发热、过敏反应。必要时对症处理,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停药。

3.可能有轻度、暂时性的血色素或红血球减少,也可能有轻度、暂时性的白细胞增多。

4.很少有血中碱性磷酸酶、GOT、GPT上升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应采取停药等适当措施。

5.有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禁忌

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或器官移植初期需免疫抑制者禁用。

1.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2.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特别是患过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禁用。

3.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有容易产生哮喘、皮疹、荨麻疹等情况这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胸腺五肽。

辅料:氯化钠、枸橼酸钠。

主要成份为经青霉素处理的A群溶血性链球菌的冻干品。辅料:甲硫氨酸、麦芽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青霉素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本品为白色疏松体,稍有异味,加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后呈白色混浊液体。

注意事项

1. 本品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故而对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例如器官移植受者)不应使用本品,除非治疗带来的裨益明显大于危险性。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3. 18岁以下患者慎用。

1.本品含有青霉素,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如发生休克样症状,应立即停药对症治疗。停药一周以上者,再使用本制品须重新做青霉素皮试,给药剂量仍宜从小剂量开始,慎重用药。

2.每一瓶制品溶解后,应按规定一次用完,不得多次使用。

3.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时,应先抽尽胸水。

4.一日内不要采用两种途径给药,尽量在时间上交错,保证用药开始后每3日之内有一次注射。